露冷虫声急,风高雁影微。
江淹空有恨,王粲竟无依。
枯树淡诗思,寒潮流夕晖。
篱边开野菊,晚节著芳菲。
露冷虫声急,风高雁影微。
江淹空有恨,王粲竟无依。
枯树淡诗思,寒潮流夕晖。
篱边开野菊,晚节著芳菲。
这首清代诗人何之鼎的《幽居》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画面。首联“露冷虫声急,风高雁影微”通过“露冷”和“虫声急”渲染出秋夜的凉意与寂静,而“风高”和“雁影微”则暗示着季节转换,大雁南飞,给人以孤寂之感。颔联“江淹空有恨,王粲竟无依”引用了江淹和王粲的典故,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慨,暗示自己虽有才情却不得志,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颈联“枯树淡诗思,寒潮流夕晖”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枯树与淡诗思相映,寓言诗人的落寞心境;寒流和夕晖则象征时光流逝,增添了岁月无情的意味。尾联“篱边开野菊,晚节著芳菲”以秋日盛开的野菊自比,寓意即使在困顿中,诗人仍坚守节操,保持高尚的情操,展现出坚韧的人格魅力。
整体来看,《幽居》以景寓情,借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秋日抒怀之作。
洛阳岁暮作征客,囗囗囗囗囗囗囗。
相望依然一水间,相思已如千年隔。
晴烟霁景满天津,凤阁龙楼映水滨。
岂无朝夕轩车度,其奈相逢非所亲。
巩树甘陵愁远道,他乡一望人堪老。
君报还期在早春,桥边日日看芳草。
千里独游日,有怀谁与同。
言过细阳令,一遇郎陵公。
清节迈多士,斯文传古风。
闾阎知俗变,原野识年丰。
吾道方在此,前程殊未穷。
江天经岘北,客思满巴东。
梦渚夕愁远,山丘晴望通。
应嗟出处异,流荡楚云中。
能知出世法,讵有在家心。
南院开门送,东山策杖寻。
经年期故里,及夏到空林。
念远长劳望,朝朝草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