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平生事,心将迹并奇。
溯江曾学懒,入海为求诗。
云水交相适,鱼龙两不疑。
还舟无处觅,大火又西驰。
回首平生事,心将迹并奇。
溯江曾学懒,入海为求诗。
云水交相适,鱼龙两不疑。
还舟无处觅,大火又西驰。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元衡的《秋日杂诗二十首(其二十)》。诗人以自述的方式,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感叹心境与行迹的奇妙交织。他提到曾在江边学习懒散,可能是指追求某种超然或闲适的生活态度;而入海寻诗,则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云水交融的景象,寓言自己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鱼龙共处的想象,展现了豁达的心境。最后,诗人感慨归舟无处可觅,象征着时光流逝,夕阳西下,寓意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石阙口中悲不语,笙炙眼儿空热。
三尊佛儿,四座莲台,这位怪侬多设。
去心莲子谁知苦,冲阵马蹄痕流血。
乱头发、只消不理,理时休结。没有笔儿怎撇。
笑雀见笼糠,空生欢悦。
桃核鸳鸯,那个敲开,空把两仁磨折。
大刀底事误佳期,谎破镜、天边残月。
你何苦,寸寸竹儿生节。
冷云低,败叶委。又到秋光婪尾。
东园畔、记醉绿酬红,饯春曾几。思缠绵,意旖旎。
撩乱愁丝难理。西风悄、又雾雨冥迷,酿寒如此。
赖有黄花,共晚节、傲霜未已。
故人书断,海客谈空,何物能令公喜。安得沧江里。
一叶淩波,深入万苇。
溯空明、弄笛船唇,歌阕明月正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