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荒台上,应怜泻濑清。
坐来消俗虑,钓罢濯尘缨。
水咽石相语,波漂鱼不惊。
仰看今夜月,还此为谁明。
独步荒台上,应怜泻濑清。
坐来消俗虑,钓罢濯尘缨。
水咽石相语,波漂鱼不惊。
仰看今夜月,还此为谁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漫步在荒凉的高台上,欣赏着清澈的流水。他静坐于此,内心远离尘嚣,沉浸在宁静与自然之中。钓鱼之后,他洗净了沾满尘埃的帽缨,仿佛也洗净了心灵的尘埃。水声潺潺,石头似乎在低语,波浪轻轻拍打水面,却未惊动游鱼。诗人抬头望向夜空中的明月,思考着这皎洁之光为何而照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水、石、鱼、月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内心纯净的向往,是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生活态度的体现。
上饶有路达松阳,江浙邻封只异乡。
几载玉峰超雾重,一朝苍岭惠云长。
决科意气能相过,随世功名合自彊。
高士不为何太甚,且稽丝粟恐民伤。
稻田陂水菊花天,新筑轩窗醉酒边。
情味故人如昨日,襟期閒客又今年。
沉思节序俱同梦,剩赏风光甚欲仙。
屋上青山展图画,雁翻秋影下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