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庵下犁春屋,正是吴山大隐坊。
一任车尘飞不到,半生诗卷独难忘。
眼明贵近清樽富,心折交游秃鬓凉。
十里芰荷湖水外,海涛秋浪更茫洋。
白莲庵下犁春屋,正是吴山大隐坊。
一任车尘飞不到,半生诗卷独难忘。
眼明贵近清樽富,心折交游秃鬓凉。
十里芰荷湖水外,海涛秋浪更茫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生活画卷。首联“白莲庵下犁春屋,正是吴山大隐坊”,以“白莲庵”和“吴山”为背景,巧妙地将居住之所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脱俗的氛围。接着,“一任车尘飞不到,半生诗卷独难忘”两句,通过对比车马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强调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过往生活的深刻记忆。
颔联“眼明贵近清樽富,心折交游秃鬓凉”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一方面,他欣赏着权贵们的清酒盛宴,但内心却更加向往与朋友间的真挚交往;另一方面,面对岁月的流逝,他感叹于自己头发的斑白,却依然坚守着内心的纯净与热情。这种矛盾而又和谐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心境。
尾联“十里芰荷湖水外,海涛秋浪更茫洋”以广阔的自然景象收束全诗,既是对前文所描绘的宁静生活的补充,也象征着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尽探索的精神。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番风馀几。芳信催婪尾。
春恨逼人来,意恹恹、端难回避。
倦游无绪,病酒怯黄昏,阑怕倚,风乍起。
飞絮斜阳里。平芜目断。青到天连水。
挥泪对沧洲,欲量愁、愁深未已。
劫馀花鸟,物候倍惊心,湖海思。霜鬓底。
争奈江山美。
半奁秋色。叹沧江散发,旧情何极。
尚记省、西子西湖,按多丽清歌,翠寒珠滴。
画舸鸱夷,怕难买、越娃心力。
尽长门赋笔,未抵茂陵,枉费词墨。微波漫申怨抑。
正须眉映绿,天镜涵碧。
自误约、桃叶桃根,等双桨来时,泪已沾臆。
古驿梅迟,恨暗绕、江城吹笛。
便今宵、梦中见了,梦回更忆。
愁倚危亭,禁城西角,恨压暮山无语。
千顷琼瑶供碎踏,那辨凫潭龙树。花宫鲸杵。
韵落三叠单于,敲寒摇梦声酸楚。
谁道去天三百,偏迷归路。
不知是月是霜,是花是絮。兜罗肤寸承步。
又疑是、流云沈羽。倩谁款、玲珑珠户。
怕回雪、尊前罢舞。藐姑骑鹤轻飞去。
问玉戏人间,留仙旧曲今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