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峰飞锡曾虚负,雪夜乘舟亦浪图。
遥忆石莲难觅处,奎星空见照江湖。
庐峰飞锡曾虚负,雪夜乘舟亦浪图。
遥忆石莲难觅处,奎星空见照江湖。
此诗《夜过雪浪阁怀罗念庵先生》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经过雪浪阁时,对已故友人罗念庵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庐峰飞锡曾虚负”,庐峰,即庐山,此处暗喻罗念庵先生的高洁品格和出世情怀。飞锡,指僧侣行脚云游,这里借以表达罗念庵先生曾经的隐逸生活。然而,“曾虚负”三字透露出诗人对于未能与先生共赏庐山美景的遗憾,以及对先生离世的惋惜之情。
次句“雪夜乘舟亦浪图”,描述的是诗人想象中在雪夜乘船的情景,以此来寄托对罗念庵先生的怀念。雪夜乘舟,既是一种浪漫的想象,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漂泊感。同时,“浪图”二字,既有乘风破浪之意,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后两句“遥忆石莲难觅处,奎星空见照江湖”,进一步深化了怀念之情。石莲,可能象征着罗念庵先生的高尚品德或某种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而“难觅处”则表达了诗人对先生的深深思念,仿佛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石莲般珍贵且难以寻觅。最后,“奎星空见照江湖”一句,以奎星(古代星宿之一)照亮江湖的景象,寓意着罗念庵先生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和影响依然如星辰般照耀着世间,激励着后来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先生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
春归不阻重门。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
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
登楼望,柳外销魂。
青山行不断,独马去迟迟。
宿雾开军垒,寒城见酒旗。
沙连天尽处,霜重日高时。
惨淡兵戈气,萧条榆柳枝。
乾坤疲战伐,将相系安危。
寄语筹边者,功名当自知。
¤
睥睨胡天近,登临边树迷。
汉兵不到处,寒鸟向谁啼。
邺台衡漳湄,太行何间之。
东西共雨雪,当春复凄其。
纷然皓盈目,宁不兴汝思。
北堂汝亲老,况汝两娇儿。
重轻俱在心,应念寒与饥。
汝父尚行迈,驱马远相随。
野水亦有波,独树亦有枝。
慎勿虚盛年,人生须有为。
广云自广阴,片雨惟片滋。
绿发稍变白,临镜悔已迟。
此言告汝兄,使汝弟兄知。
谁能箕裘业,慰我桑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