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阙口中悲不语,笙炙眼儿空热。
三尊佛儿,四座莲台,这位怪侬多设。
去心莲子谁知苦,冲阵马蹄痕流血。
乱头发、只消不理,理时休结。没有笔儿怎撇。
笑雀见笼糠,空生欢悦。
桃核鸳鸯,那个敲开,空把两仁磨折。
大刀底事误佳期,谎破镜、天边残月。
你何苦,寸寸竹儿生节。
石阙口中悲不语,笙炙眼儿空热。
三尊佛儿,四座莲台,这位怪侬多设。
去心莲子谁知苦,冲阵马蹄痕流血。
乱头发、只消不理,理时休结。没有笔儿怎撇。
笑雀见笼糠,空生欢悦。
桃核鸳鸯,那个敲开,空把两仁磨折。
大刀底事误佳期,谎破镜、天边残月。
你何苦,寸寸竹儿生节。
这首《花心动·怨词用谢无逸韵》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以“怨词”为主题,运用了谢无逸的韵律,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怨之情。
词中以“石阙口中悲不语,笙炙眼儿空热”开篇,通过形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种压抑、悲凉的氛围之中。接下来,“三尊佛儿,四座莲台,这位怪侬多设”,通过佛像和莲花的意象,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追求。
“去心莲子谁知苦,冲阵马蹄痕流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痛苦与激烈,将内心的感受比作难以言喻的苦楚和外在世界的残酷,形成强烈的对比。
“乱头发、只消不理,理时休结。没有笔儿怎撇”则表达了主人公对纷乱情感的无奈与抗拒,以及对无法言说的内心世界的渴望释放。
“笑雀见笼糠,空生欢悦。桃核鸳鸯,那个敲开,空把两仁磨折”这一段,通过动物和植物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痛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大刀底事误佳期,谎破镜、天边残月”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错过美好时光的遗憾和对破碎关系的无奈。
最后,“你何苦,寸寸竹儿生节”一句,以竹子生长的自然现象为喻,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以及对命运不可抗争的无奈。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爱情、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吾闻天台久,尝读兴公赋。
兹为东南镇,神灵之所据。
奇挺究万状,嵩岱不足语。
颇疑说过夸,特为辞之嫭。
象微乃州民,能识山之故。
从容试为问,聊得一二疏。
赤城建霞标,上与牛斗附。
万有八千丈,矗若天一柱。
瀑布发高源,飞流翻四注。
雪霜浮虚空,晦明乱朝莫。
岩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
楢溪百馀仞,欲济毛骨怖。
九折凌峻梁,五界穷幽路。
芝兰散奇草,松桂罗嘉树。
祥风吹白云,飘然若可御。
幽閟足龏怪,纤悉难毕具。
凡迹古不到,神物阴自护。
传闻昔人说,中有洞天处。
是名不死墟,众真所游聚。
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瑶圃。
有能从而求,得之乃仙去。
斯言宁可信,良非吾所慕。
吾志本丘壑,久已失厥趣。
谁言石渠客,乃甚辙中鲋。
秋风日已高,归心浩欲骛。
兹山宿所爱,送尔缅东顾。
吾庐因尔卜,伻来审绘素。
《五言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宋·沈遘】吾闻天台久,尝读兴公赋。兹为东南镇,神灵之所据。奇挺究万状,嵩岱不足语。颇疑说过夸,特为辞之嫭。象微乃州民,能识山之故。从容试为问,聊得一二疏。赤城建霞标,上与牛斗附。万有八千丈,矗若天一柱。瀑布发高源,飞流翻四注。雪霜浮虚空,晦明乱朝莫。岩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楢溪百馀仞,欲济毛骨怖。九折凌峻梁,五界穷幽路。芝兰散奇草,松桂罗嘉树。祥风吹白云,飘然若可御。幽閟足龏怪,纤悉难毕具。凡迹古不到,神物阴自护。传闻昔人说,中有洞天处。是名不死墟,众真所游聚。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瑶圃。有能从而求,得之乃仙去。斯言宁可信,良非吾所慕。吾志本丘壑,久已失厥趣。谁言石渠客,乃甚辙中鲋。秋风日已高,归心浩欲骛。兹山宿所爱,送尔缅东顾。吾庐因尔卜,伻来审绘素。
https://shici.929r.com/shici/b6jQJW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