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麻姑山次万长史韵二首·其二》
《麻姑山次万长史韵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景与情俱胜,人归酒未阑。

舆分秋籁爽,桥倚晚淙寒。

石鼎诗中纪,兰亭画里看。

好山游欲遍,东望眼初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麻姑山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展现了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

首句“景与情俱胜”,开篇即点明主题,景物之美与情感之深并重,为全诗定下基调。接着,“人归酒未阑”一句,描绘了人在欣赏美景后,仍沉浸在酒后的余兴之中,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不舍。

“舆分秋籁爽,桥倚晚淙寒”两句,通过“舆”(车)的移动,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清爽感受,同时“桥倚晚淙寒”则通过桥与流水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石鼎诗中纪,兰亭画里看”两句,运用典故,将自然景观与文学艺术相融合,既体现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石鼎与兰亭,既是自然之物,也是文化之象征,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现了他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热爱。

最后,“好山游欲遍,东望眼初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麻姑山美景的尽情探索与欣赏,以及在欣赏完美景后,视野开阔、心胸宽广的感受。这种由外在景物引发的内在情感变化,是这首诗的一大亮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和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麻姑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交融的独特魅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燕待走马太傅致语

使节星驰宿卫贤,九重遥指觐天颜。

三春日暖桃花浪,万里人归明月船。

金谷高欢难会遇,玉京还驭恐留连。

明朝綵旆烟波渺,莫惜通宵醉管弦。

(0)

送张曼伯少府归长垣

薄宦虚名岂所誇,千金归去旧生涯。

百龄慈氏颜犹渥,三任仙郎鬓未华。

雁信巳传芳字锦,鹊声应傍小窗纱。

后园春色浓如酒,明日输君即到家。

(0)

次韵郑觉先冬夜围炉示同舍

碧瓦初寒夜,红炉拥邃亭。

啸吟元俗调,商榷见全经。

共拟蛾成螠,谁怜草化萤。

疚心男子事,灯底看青萍。

(0)

次韵潘义荣博士学中书事

乐育贤豪地,谁令亦此来。

群公严矩范,正论扫氛埃。

滥食还多愧,明时岂乏才。

所怀真土梗,只合弃墙隈。

(0)

朱藏一除校书作别竹诗次其韵与藏一直舍切邻实共此竹

晚窗帘捲雨初残,一点无尘碧玉寒。

霜节留公化龙杖,烟梢忆我钓鱼竿。

坐令烦暑消馀烈,解遣穷愁释百端。

他日茅檐隐疏翠,悬知无梦到长安。

(0)

又题

蔽日摇风碧玉林,行人端为驻清阴。

可怜寂寞垂亭畔,争得轩窗伴啸吟。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