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云低,败叶委。又到秋光婪尾。
东园畔、记醉绿酬红,饯春曾几。思缠绵,意旖旎。
撩乱愁丝难理。西风悄、又雾雨冥迷,酿寒如此。
赖有黄花,共晚节、傲霜未已。
故人书断,海客谈空,何物能令公喜。安得沧江里。
一叶淩波,深入万苇。
溯空明、弄笛船唇,歌阕明月正在水。
冷云低,败叶委。又到秋光婪尾。
东园畔、记醉绿酬红,饯春曾几。思缠绵,意旖旎。
撩乱愁丝难理。西风悄、又雾雨冥迷,酿寒如此。
赖有黄花,共晚节、傲霜未已。
故人书断,海客谈空,何物能令公喜。安得沧江里。
一叶淩波,深入万苇。
溯空明、弄笛船唇,歌阕明月正在水。
这首《秋宵吟》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哀愁与孤独。
“冷云低,败叶委”,开篇即以冷云低垂、落叶堆积的景象,渲染出秋日的萧瑟氛围。“又到秋光婪尾”,点明时序将尽,秋色渐逝,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东园畔、记醉绿酬红,饯春曾几”,回忆往昔在东园中与友人欢聚的情景,绿叶红花映衬下的春日宴饮,如今只能在记忆中追寻。“思缠绵,意旖旎”,表达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情感细腻而缠绵。“西风悄、又雾雨冥迷,酿寒如此”,西风吹过,雾雨弥漫,寒气逼人,进一步渲染了秋末的凄凉。“赖有黄花,共晚节、傲霜未已”,虽有菊花傲霜独立,但仍旧无法抵挡季节的无情更替。“故人书断,海客谈空,何物能令公喜”,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即使有海客谈天说地,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安得沧江里。一叶淩波,深入万苇”,渴望能在宁静的江水中,乘一叶扁舟,深入芦苇丛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溯空明、弄笛船唇,歌阕明月正在水”,想象着在月光下吹笛,歌声随波荡漾,明月倒映在水面上的场景,寄托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末冬初的季节变换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体现了王鹏运作为清代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雨歇月明松,天碧光入竹。
好怀一时开,乾坤清可掬。
相携尘外游,此乐岂我独。
扫开松上云,恐有鹤来宿。
爽气逼斗牛,何待蜀仙卜。
独怜天心劳,千岁几剥复。
沧海有红尘,不见虚舟覆。
问信安期生,何年枣当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