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敞三泉县,群峰绕画屏。
烟浮樵爨白,雨止稻畦青。
树色笼潭毒,溪声走鳖灵。
壮怀谁可说,举酒酹山庭。
地敞三泉县,群峰绕画屏。
烟浮樵爨白,雨止稻畦青。
树色笼潭毒,溪声走鳖灵。
壮怀谁可说,举酒酹山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之美。首句“地敞三泉县,群峰绕画屏”以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层次感,勾勒出三泉县的地势特点,群峰环绕如一幅精美的画屏,既显壮观又具诗意。
接着,“烟浮樵爨白,雨止稻畦青”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炊烟袅袅升起的乡村景象,以及雨后稻田一片翠绿的生机勃勃之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树色笼潭毒,溪声走鳖灵”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树木的倒影在潭水中显得神秘而深邃,溪水潺潺,仿佛能听到鳖灵(传说中的水神)的低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壮怀谁可说,举酒酹山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孤独,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心中涌起的豪情壮志却无人可诉,只能借酒抒怀,向山庭表达敬意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阔,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入山迹易穷,意不若入海。
连峰上触天,此去通真宰。
我过劳山湾,惊浪没其趾。
朝霞弄黛色,万变作奇采。
刺船久在望,竟莫窥首尾。
来游欠登顶,惘惘如有待。
山灵刘公孙,危行俗所骇。
曰归真殉道,异国友善士。
依山更讲学,欲使众知礼。
相逢讶焉往,图卷表微旨。
大义犹未明,世难何时已。
愿从劳劳山,蹈海觅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