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床深竹里,心与径山期。
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师。
早秋归寺远,新雨上滩迟。
别后江云碧,南斋一首诗。
禅床深竹里,心与径山期。
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师。
早秋归寺远,新雨上滩迟。
别后江云碧,南斋一首诗。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许浑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太昱禅师离别时的心情和景象。全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
"禅床深竹里" 一句,描绘出一片静谧幽深的竹林之中,隐约可见禅床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接着的"心与径山期",则透露了诗人对这位 禅师的深厚情感和不舍。
"结社多高客"一句,通过形容众多参会者聚集的情景,反映出禅师的声望和影响力。紧接着的"登坛尽小师"则强调了诗人对这位禅师的尊崇之情,以及他对于禅师地位的认同。
"早秋归寺远"一句,表达了 禅师返回寺庙时节的描写,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离别的孤独和遥远。"新雨上滩迟"则通过雨水在石滩上的流淌,增加了诗中秋意的渲染,也间接表达了诗人对 禅师离去所带来的情感变化。
最后两句"别后江云碧,南斋一首诗",写出了 禅师离开后的景色,江水与云彩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而"南斋一首诗"则是诗人在南斋(可能是禅师曾居住的地方)留下的一首送别之作,通过此举,表达了对 禅师深情厚谊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离别场景,并通过对禅师的赞美和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士欲齐得丧,胸次要涵蓄。
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
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
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
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
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
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
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
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
君独臭味同,吾固知之熟。
平生求益友,今日并墙屋。
不肯兄事钱,宁以君呼竹。
力学追古人,经史费抄读。
我方病少瘳,拥衲肤有粟。
百念渐灰冷,有牛不须牧。
君如汗血驹,堕地必驰逐。
甘为走踆踆,耻作雌粥粥。
有玉未尝献,岂忧终刖足。
玉斧经年不暂閒,脩成今夜月团圆。
老蟾是处光皆满,飞鹊如予意未安。
免与朋侪争翰墨,聊呼儿女具杯盘。
饮酣尚起飘然兴,欲访群仙到广寒。
闻道田家日夜愁,黄云白雪不全收。
稻畦插遍青如染,满望今年倍有秋。
江天物态两凭陵,借与悬崖倚瘦藤。
又作吴中十年梦,胥山绝顶望西兴。
上人久习静,闭门守一龛。
犹恐市尘染,西岷拨晴岚。
归来非本心,退结山中庵。
秋风入我袂,又往天之南。
南方盛法窟,誓志必穷探。
双径卧老龙,怀珠千丈潭。
东邻啸乳虎,眼光见眈眈。
礼足受半偈,安坐十年参。
我昔客吴楚,但爱云水涵。
不闻清庙瑟,浪走雪满簪。
相逢傥有日,为我举二三。
尺书附巴使,勿语洞庭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