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席乘风健,江潮带雨浑。
树馀梢缆迹,崖有刺篙痕。
酒酹湘君庙,歌招屈子魂。
客途嗟草草,无处采芳荪。
蒲席乘风健,江潮带雨浑。
树馀梢缆迹,崖有刺篙痕。
酒酹湘君庙,歌招屈子魂。
客途嗟草草,无处采芳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梦中乘舟江行的情景。"蒲席乘风健"写出了舟行的轻快,蒲草编织的席子在风中显得坚韧有力。"江潮带雨浑"则描绘了雨中江潮汹涌,水色混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迷茫而壮阔的意境。
"树馀梢缆迹,崖有刺篙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两岸树木梢头残留的缆绳痕迹和山崖上竹篙刺入的印记,暗示了过往船只的繁忙和旅途的艰辛。
"酒酹湘君庙,歌招屈子魂"表达了对湘君(传说中的湘水之神)和屈原的敬仰与怀念,诗人借酒祭奠和歌声召唤,寄托了对先贤的敬仰以及自己的情感寄托。
最后两句"客途嗟草草,无处采芳荪"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旅途匆匆,感叹无法如古人般悠然采集象征高洁品质的香草,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
朱光正中天,阳和倏南流。
行迈越万里,山川何阻修。
长风负大翼,六月须云游。
遐以酬宿昔,道义敦所投。
夫君工垂佐,一麾守遐州。
踟蹰临岐路,执手野绸缪。
王风四海同,毋曰蛮荒陬。
君其嗣德音,慰此友生求。
采采篱内花,少间复耻独。
采之欲何为,幽香难入俗。
吾衰虑芳歇,岁晏日不足。
薄言采群芳,天地归一掬。
霜高草木黄,孤秀媚空谷。
自非金刚姿,孰致后凋曲。
圣人贵松柏,卫风咏菉竹。
爱此柴桑操,纳尔于大麓。
登高发雅颂,被之三尺木。
手弄无弦君,眦决飞鸿目。
谁能继此曲,此曲情何极。
顾谓二三子,菁莪歌乐育。
一育草木蕃,永言自求福。
我福在百顺,神不疾而速。
四时自运行,天道尚往复。
怀人倘不遐,吾以献芹曝。
乍见翻疑故。怪殷勤、衔环翠鸟,能通情愫。
十二楼头衫扇换,肠断蘼芜旧处。
认姓字、今番休误。
老尽桃花人比瘦,甚移家、又近刘郎路。
眉暗蹙,忆前度。枇杷院落三更雨。
悄无声、湘帘窣地,火残香兔。
仆倚屏风僵睡久,半晌才闻笑语。
怕燕子、朝来覼缕。
别恁仓皇留又懒,怨声声、气笛催归去。
愁未得,买山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