爇残香篆更分茶,石榻支颐夕照斜。
底事板桥绝响屐,不教俗客到山家。
爇残香篆更分茶,石榻支颐夕照斜。
底事板桥绝响屐,不教俗客到山家。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夏日消暑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焚香品茗、倚石观日的悠闲生活状态。通过“爇残香篆更分茶”,形象地勾勒出焚香与品茶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石榻支颐夕照斜”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美,夕阳斜照在石榻上,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接下来,“底事板桥绝响屐,不教俗客到山家”两句,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纯净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说,为何要在板桥上留下绝响的屐声,让世俗之人轻易踏入山林之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心灵归隐、远离喧嚣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
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
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
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
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
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
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
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
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
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
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
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班。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
自睹宸居壮,谁忧国步艰。
只应时与醉,因病纵疏顽。
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
君看陌上何人墓,旋化红尘送马蹄。
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
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
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
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