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前岁游田盘,岩关飒沓秋容淡。
峣峰面面佛头青,疏林叶叶汉子绀。
高入天风侵袂寒,坐不可久立犹暂。
孰谓山空无管弦,沸闻万籁鸣噫欠。
天成阁中小趺憩,徐无千里归凭瞰。
摩挲勒壁活即师,谛听隔岫支那梵。
烛照秋山萧寺图,满目金官看不厌。
招邀田畴友谷神,从知苍老乃真艳。
迩来六法何寥寥,貌工形似神弥黯。
吾于达也无间然,丰不觉繁俭不欠。
前称北苑后香光,艺林都被卿家占。
忆我前岁游田盘,岩关飒沓秋容淡。
峣峰面面佛头青,疏林叶叶汉子绀。
高入天风侵袂寒,坐不可久立犹暂。
孰谓山空无管弦,沸闻万籁鸣噫欠。
天成阁中小趺憩,徐无千里归凭瞰。
摩挲勒壁活即师,谛听隔岫支那梵。
烛照秋山萧寺图,满目金官看不厌。
招邀田畴友谷神,从知苍老乃真艳。
迩来六法何寥寥,貌工形似神弥黯。
吾于达也无间然,丰不觉繁俭不欠。
前称北苑后香光,艺林都被卿家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游历田盘山时的回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山色的淡雅与静谧。诗中以“岩关飒沓秋容淡”开篇,点明了季节与地点,随后通过“峣峰面面佛头青,疏林叶叶汉子绀”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峰与树林的景象,青绿交织,层次分明。
接着,“高入天风侵袂寒,坐不可久立犹暂”两句,不仅描绘了山风的凛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短暂驻足。诗人接着提到山中似乎并无音乐相伴,却能听到万籁之音,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天成阁中小趺憩,徐无千里归凭瞰”描述了诗人小憩阁楼,远眺千里的情景,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接下来,“摩挲勒壁活即师,谛听隔岫支那梵”两句,通过触摸墙壁、倾听远处的梵音,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探索。
“烛照秋山萧寺图,满目金官看不厌”则描绘了夜晚山中寺庙的景象,金碧辉煌,令人流连忘返。最后,“招邀田畴友谷神,从知苍老乃真艳”表达了诗人邀请田野间的友人一同欣赏自然之美,认识到即使在苍老之中也能发现真正的美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与勉夫对坐萧齐,即景漫赋江枫汀树,挂寒云零乱。
天阔谁填莫愁满。
散玉尘千斛,装□柴门,堪笑处、天女多情恨晚。
灞桥丝样柳,恰试鹅黄,笛里东风便吹断。
莫话剡溪船,乘兴归来,早闲了落梅庭院。
爱搀占西园做飞花,又不道春光,
浴水雕翎,眠纱绣羽,天然宜在沧洲。
翠被馀声,凉宵陡顿惊秋。
妖姿不共流年谢,带睡魂、飞上枝头。
任烟波,多少凄凉,分付轻鸥。
金英浓露才收。
误芰荷翻雨,□梦悠悠。
陶令归来,十分芳意谁酬。
惜花长是招花恼,况动人、名字风流。
黯销凝,添得东篱,一段闲愁。
二月江南,乱莺萦揽飞花阵。
今年春苑淡如秋,疏柳闲三径。
尘网么弦待整。
怕离愁、琵琶话醒。
牡丹犹未,杜宇休催,东君归准。
赋笔才悭,故人能写兰成病。
中流独自扣舷歌,空有鱼龙听。
娃馆琴台路永。
定何时、追随帽影。
断崖歌树,蔓草平烟,凭阑俄顷。
忆分司时节,秋雨正连天。
官路满篙流水,舟楫驶如川。
陌上漫漫泥潦,徙远马*人倦,堪赋去来篇。
雪冷梅花萼,春早绿杨颠。
问东君,春几许,为君怜。
浮生恍如蝶梦,栩栩羡高贤。
客里渐磨岁月,两眼青山图画,松翠看云眠。
安得王乔术,飞舄颇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