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道从死津,三魂迷生道。
生生日已远,死死日已早。
悲哉苦痛客,根华已颠倒。
起就零落生,焉知反枯老。
失道从死津,三魂迷生道。
生生日已远,死死日已早。
悲哉苦痛客,根华已颠倒。
起就零落生,焉知反枯老。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悲凉的情感,探讨了生死轮回、生命无常的主题。诗人通过“失道从死津”开篇,暗示人生道路的选择可能导向死亡,三魂迷失在生死之间,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接着,“生生日已远,死死日已早”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生命的短暂与死亡的逼近,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
“悲哉苦痛客,根华已颠倒”描绘了一个饱受痛苦折磨的人,生命的根基与外在的繁华已经颠倒,暗示人生的不公与苦难。最后,“起就零落生,焉知反枯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生命的开始与结束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论生前如何辉煌或痛苦,最终都将走向衰败与终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命运无奈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深度。
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
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
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
天颜不敢视,称庆拜空频。
黄金鞘里青芦叶,丽若剪成铦且翣。
轻冰薄玉状不分,一尺寒光堪决云。
吹毛可试不可触,似有虫搜阙裂文。
淬之几堕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龙子。
割鸡刺虎皆若空,愿应君心逐君指。
并州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