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裂常包割地羞,扫平忽雪戴天雠。
穹庐已蹀完颜血,露布新函守绪头。
幅裂常包割地羞,扫平忽雪戴天雠。
穹庐已蹀完颜血,露布新函守绪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乱后的残酷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灾难的憎恶和哀伤。
“幅裂常包割地羞”,这里的“幅裂”指的是被撕裂的书画,这里借指战乱中文化的破碎和毁灭。"常包"则是时间的长久,"割地羞"意指疆土被敌人占领而感到羞愧。
“扫平忽雪戴天雠”,这句通过极端的比喻来描绘战乱带来的毁灭,"扫平"意味着一切都被摧毁,"忽雪"则是突如其来的变故,"戴天雠"形容灾难蔓延至天边,给人一种末日般的景象。
“穹庐已蹀完颜血”,"穹庐"指的是战后的废墟,而"已蹀"则是践踏的意思,"完颜血"暗示了战争中无辜者的鲜血被践踏,历史的残酷和生命的悲凉。
“露布新函守绪头”,这里的“露布”是指战后露天的遗骸,而"新函"则意味着新的埋葬,“守绪头”是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悼,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的留恋和哀思。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一幅战争废墟下的凄凉画面,传递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万壑千岩里,林开一径深。
数年劳想望,此日快登临。
胜境情难尽,危涂力不任。
楼台相映抱,松柏自萧森。
花散诸天雨,灯传古佛心。
鹤泉寒漱玉,园地旧铺金。
石磴崎岖上,桃溪窈窕寻。
渊明能止酒,叔夜况携琴。
所恨无长暇,徒勤惜寸阴。
清宵谁我伴,乘兴但孤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