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单令除夕二首·其二》
《和单令除夕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坐阅流年同掷梭,未曾闻道合如何。

击壶安用铁如意,爱酒犹须金叵罗。

重读豳诗赓节物,还师鲁圣对乡傩。

东风渐次开桃李,之子宁能不我过。

(0)
翻译
静坐岁月如梭飞逝,从未听说怎样才算是相合之道。
饮酒击壶何需铁如意,爱酒之人还需金叵罗盛装。
再次研读《豳风》以应时令,回归孔子之道面对乡间习俗。
春风渐渐吹开桃花李花,你怎能不理解我的心意呢?
注释
坐阅:静坐观看。
流年:岁月。
掷梭:如梭般飞逝。
未曾:从未。
闻道:听说。
合如何:怎样才算是相合。
击壶:饮酒时敲击酒壶。
铁如意:古代饮酒器具。
犹须:还需要。
金叵罗:古代盛酒的器皿。
重读:再次阅读。
豳诗:《诗经·豳风》。
赓节物:应时的节令。
鲁圣:指孔子,鲁国的圣人。
乡傩:乡村的习俗或庆典。
东风:春风。
渐次:渐渐。
桃李:桃花和李花。
之子:这个人。
宁能:怎能。
不我过:不理解我(或对我有所误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在除夕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首句“坐阅流年同掷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静坐中度过的岁月如梭,暗示了时光匆匆。第二句“未曾闻道合如何”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探寻,表达出对未知的疑问。

接下来,“击壶安用铁如意,爱酒犹须金叵罗”两句,诗人借击壶和饮酒的行为,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寓含着对传统习俗的热爱,如使用铁如意击壶和金叵罗盛酒。

“重读豳诗赓节物,还师鲁圣对乡傩”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对儒家经典的研习,通过重温《诗经》中的农事诗篇,参与乡间迎神驱邪的习俗,表现出他对民俗文化的积极参与。

最后两句“东风渐次开桃李,之子宁能不我过”,以春风催开桃李花的景象,寓意时光变迁,暗示朋友间的交往不会因岁月而疏远,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风范。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投庞少尹

闭户息机搔白首,中庭一树有清阴。

年年不改风尘趣,日日转多泉石心。

病起望山台上立,觉来听雨烛前吟。

庞公相识元和岁,眷分依依直至今。

(0)

岐下送友人归襄阳

蹉跎随汎梗,羁旅到西州。

举翮笼中鸟,知心海上鸥。

山光分首暮,草色向家秋。

若更登高岘,看碑定泪流。

(0)

离家

步步远晨昏,悽心出里门。

见乌唯有泪,看雁更伤魂。

宿酒宁辞醉,回书讳苦言。

野人应怪笑,不解爱田园。

(0)

省试骊珠诗

是日重泉下,言探径寸珠。

龙鳞今不逆,鱼目也应殊。

掌上星初满,盘中月正孤。

酬恩光莫及,照乘色难踰。

欲问投人否,先论按剑无。

傥怜希代价,敢对此冰壶。

(0)

送太仆寺李丞赴都到桃林塞

远过桃林塞,休年自昔闻。

曲河随暮草,重阜接闲云。

造父为周御,詹嘉守晋军。

应多怀古思,落叶又纷纷。

(0)

长门怨

闻道昭阳宴,嚬蛾落叶中。

清歌逐寒月,遥夜入深宫。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