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随汎梗,羁旅到西州。
举翮笼中鸟,知心海上鸥。
山光分首暮,草色向家秋。
若更登高岘,看碑定泪流。
蹉跎随汎梗,羁旅到西州。
举翮笼中鸟,知心海上鸥。
山光分首暮,草色向家秋。
若更登高岘,看碑定泪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感。开篇“蹉跎随汎梗”两字生动地描写了朋友行走时拖延不忍离去的情态,而“羁旅到西州”则指出朋友将要远行至西州,表达了一种遥远的距离感。
接下来的“举翮笼中鸟,知心海上鸥”,通过对比笼中之鸟和海上之鸥,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的孤独与渴望交流之情。这里的“举翮”指的是观察鸟儿的举动,而“知心”则是表达了诗人能理解那只鸟儿的心境,那就是渴望自由飞翔。
“山光分首暮,草色向家秋”,则描绘了一幅景象丰富的画面。山光渐渐消散,日暮时分,而草地上的颜色也随着季节转换,显露出秋天的气息。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自己内心的感受,仿佛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都在提醒着他朋友的远行。
最后,“若更登高岈,看碑定泪流”,则是诗人表达了如果再次攀登高山,看见碑文时一定会潸然泪下。这里的“碑”可能指的是纪念某种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石碑,诗人通过这块碑来寄托自己对朋友离去的哀思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深沉的友情和离别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