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古木列岩隈,迥压寒原霁色开。
云雨只从山上起,风雷多向庙中来。
三江入海声长在,双鹤啼天影未回。
花落空庭春昼晚,石床松殿满青苔。
森森古木列岩隈,迥压寒原霁色开。
云雨只从山上起,风雷多向庙中来。
三江入海声长在,双鹤啼天影未回。
花落空庭春昼晚,石床松殿满青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庙宇景象,充满了古朴和神秘色彩。"森森古木列岩隈"一句,以"森森"二字形容树木的密集,"古木"则显得岁月悠久,而"列岩隈"则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屏障感,给人以深邃之感。紧接着"迥压寒原霁色开",诗人用"迥压"形容山势的雄伟,"寒原"则透露出季节的寒冷,而"霁色开"则是对天气变化的一种描绘,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云雨只从山上起,风雷多向庙中来"两句,更是诗人笔法的高超之处。这里的"云雨"和"风雷"都是自然界的力量,通过它们的移动方向,诗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山上的云雨声和庙中的风雷声。
接着"三江入海声长在,双鹤啼天影未回"两句,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三江入海"可能指的是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景观,而"声长在"则让人感觉到那水流之声悠远而持久。而"双鹤啼天影未回",则是通过动态的描写来表达时间的静止和空间的广阔。
最后两句"花落空庭春昼晚,石床松殿满青苔"则是在对景色的进一步细腻描绘。"花落空庭"让人感觉到春天的结束,而"春昼晚"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石床松殿"则是庙宇环境的具体写实,而"满青苔"则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造和谐共存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云雨、江海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庙宇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一篇意境幽深、情趣盎然的佳作。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
锦衣绣翼何离褷,犊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饮泉勇气满,争雄斗死绣颈断。
雉子班奏急管弦,倾心酒美尽玉碗。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
弹弦写恨意不尽,瞑目归黄泥。
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
开缄识远意,速此南行舟。
风水无定准,湍波或滞留。
忆昨新月生,西檐若琼钩。
今来何所似,破镜悬清秋。
恨不三五明,平湖泛澄流。
此欢竟莫遂,狂杀王子猷。
巴陵定遥远,持赠解人忧。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
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
春风传我意,草木别前知。
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
知见一何高,拭眼避天位。
同观洗耳人,千古应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