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秋山中作》
《早秋山中作》全文
唐 / 李山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荣枯无路入千峰,肥遁谁谐此志同。

司寇亦曾遭鲁黜,步兵何事哭途穷。

桧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

山思更清人影绝,陇云飞入草堂中。

(0)
注释
荣枯:繁荣与衰败。
千峰:众多的山峰。
肥遁:隐居避世。
此志同:这种志向相同。
司寇:古代官职,负责司法和纠察。
鲁黜:鲁国的罢免或贬谪。
步兵:古代的一种低级武官。
哭途穷:比喻陷入困境,走投无路。
桧松:两种常绿乔木。
瘦健:形容树木坚韧挺拔。
秋露:秋天的露水。
户牖:门窗。
生晚风:带来傍晚的凉风。
山思:山中的思绪。
人影绝:人影消失不见。
陇云:高地上的云。
草堂:简陋的草屋。
翻译
繁荣与衰败都无法进入这千座山峰,谁能和我一样选择隐逸生活?
即使是司寇也曾被鲁国罢免,步兵又为何在困厄中哭泣?
桧树和松树在秋露中显得更加挺拔,门窗透出傍晚的清风。
山中的思绪更加清晰,人影全无,只有陇上的云彩飘入草堂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早秋时节于深山中的情景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自己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情怀。

"荣枯无路入千峰"一句,描绘了深山幽谷之中秋色已浓,但并不为外界所知晓。"肥遁谁谐此志同"表明诗人与世俗的不同寻常,与那些懂得他这种超脱尘世的隐士志同道合。

"司寇亦曾遭鲁黜,步兵何事哭途穷"两句,通过历史上司寇被鲁国贬官的典故,以及步兵在荒凉小路上的哀泣,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接下来的"桧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一联,形象地描绘了山中景色:桧树和松树在秋夜中沐浴着清凉的露水,窗棂间透进了淡淡的月光和微弱的晚风,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清寂而超脱的氛围。

"山思更清人影绝,陇云飞入草堂中"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宁静的山谷之中,诗人的思绪更加清澈,而他与世间的联系似乎已经断绝。最后一句中的"陇云"指的是边塞的云彩,这里象征着自由和无拘的生活状态,飞入草堂,即是诗人心灵深处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超然于世俗纷扰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山甫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建安掾朱彦实调同安丞归莆田枉道过余十日而别二首·其一

公子命巾车,千里过我庐。

惊飞庭尉爵,喜见丈人乌。

倚壁方挽膝,推琴欲揽须。

殷勤更秉烛,孤闷一时摅。

(0)

秋日二首·其二

云巘曾棱路远苍,井梧萧瑟陨疏黄。

浪浪一枕芭蕉雨,端为幽人滴夜长。

(0)

龟潭二首·其二

蜗舍三间小,龟泉一勺甘。

楞严浑不看,弥勒久同龛。

潭影千峰倒,云梢万木参。

岩花自无主,红雨落毵毵。

(0)

右丞相张公达明营别墅于汝川记可游者九处绘而为图贻书属晋陵孙某赋之.澹台书堂

松根络断崖,石脚泫细泉。

书堂何代育,故物尚依然。

右丞今摩诘,尚友千载前。

神交梦仙舟,地胜真辋川。

散策尘外躅,脱屣区中缘。

杯尊酌花鸟,一醉藉草眠。

(0)

华山德云堂

昔年曾上德云堂,木奴千树新著霜。

白首重来十载后,六华檐卜薰风香。

湖上青青只如旧,湖波涨渌浓于酒。

堂中老宿尚依然,乌鹊巢肩柳生肘。

(0)

送智海上人二首·其一

大师兴趣在江湖,拄杖扶行稳当车。

苦要诗翁谈生活,穿云涉水到西徐。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