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
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
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
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
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
上客远府游,主人须目明。
青云别青山,何日复可升。
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
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
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
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
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
上客远府游,主人须目明。
青云别青山,何日复可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道荒凉与个人追寻历史足迹的情景。开篇“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条被荆棘掩埋、蜿蜒曲折的古老道路,以及新的岐山之路交织在一起的画面,展示了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
“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表达诗人对朋友陈商追寻古人的足迹、探索历史遗迹的赞赏。这里的“荒榛”指的是荒废的城墙或道路,“古辙行”则是指古代圣贤留下的痕迹,显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两句,不仅描写了朋友陈商的外在行为,也强调了他内心的修养与气质。这里的“圣人路”指的是古代圣贤走过的道路,而“禅士形”则是形容他的风度,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精神状态。
“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表达了诗人与陈商之间深夜长谈,如同聆听经典般的愉悦感受。这里的“夜谈”和“讲一经”,既指实际发生的情景,也象征着精神上的沟通与共鸣。
“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两句,则是对陈商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赞扬。“联翩”指连续不断,“数举”则是多次获得好成绩,“昨登高第名”则是指他最近一次考取了高位。
“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两句,通过对熄灭炉火和清晨出发前往京都的描写,传达了陈商即将离开的氛围,同时也预示着他前去京都发展的决心和勇气。
最后,“上客远府游,主人须目明。青云别青山,何日复可升”几句,是诗人对陈商的送别之词。诗人希望主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彼此的友情,并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相聚。这里的“上客远府游”表达了朋友即将远行,“青云别青山”则是形容别离的情景,而“何日复可升”则是在期待着不久的将来能够再次攀登同一座山峰,象征着友情的长存和重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谊深厚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远行的不舍之情和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年侵畏病酒尊空,矧复听歌盛小丛。
烟际鸟呼云际雨,花边蝶舞柳边风。
向来怀抱愁眉外,今日欢娱醉眼中。
何用花奴鸣羯鼓,新诗解秽思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