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胶外纷,得失互相战。
富贵众所欲,孰肯居贫贱。
庞公沮溺徒,卓卓有高见。
深耕隐鹿门,素无功名愿。
安危本殊途,妻子匪不恋。
刺史弗深知,致词徒缱绻。
世人胶外纷,得失互相战。
富贵众所欲,孰肯居贫贱。
庞公沮溺徒,卓卓有高见。
深耕隐鹿门,素无功名愿。
安危本殊途,妻子匪不恋。
刺史弗深知,致词徒缱绻。
此诗《咏逸民六首(其五)》由明代诗人王绅所作,通过对比世俗与逸民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世人胶外纷,得失互相战”描绘了世俗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相互竞争、争斗的景象,充满了功利与浮躁。接着,“富贵众所欲,孰肯居贫贱”进一步强调了人们普遍追求富贵的心理,鲜有人愿意选择贫贱的生活。
随后,诗人以庞公和沮溺为例,指出他们虽为隐士,却有着超脱世俗的高远见解。“深耕隐鹿门,素无功名愿”描述了他们远离尘嚣,专心耕作,内心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尽管身处深山,但他们的心境却无比宁静,没有世俗的牵绊。
“安危本殊途,妻子匪不恋”则表达了隐士们虽然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但内心深处仍对家庭有所眷恋。他们并非完全摒弃了对安全与稳定的追求,只是在面对个人价值与社会期待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最后,“刺史弗深知,致词徒缱绻”点出了官府对隐士们的误解与不解。尽管官府可能不了解隐士们的真实想法,但隐士们依然坚守自己的选择,表达出对自由与内心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世俗与逸民生活态度的对比,以及对隐士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淡泊名利和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山为钩曲藏神宫,拂天云旗扬灵风。
云何巫阳招之东,乘彼赤罴驾文熊。
飘然遨游顾环雍,帝裔队仗王仪容。
手挟垂矢并和弓,下庭考鼓兼鸣钟。
铜槃白雉血在中,淋漓酒肴荐和雍。
引接我士俱登庸,上天翩翩策飞龙。
酹神一心谢惠蒙,祈与万世昌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