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微雨湿芳尘,红绿相依几聚春。
家在海棠花下住,伤心长是未归人。
一天微雨湿芳尘,红绿相依几聚春。
家在海棠花下住,伤心长是未归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微雨润物、春色满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关怀。
首句“一天微雨湿芳尘”,以轻柔的微雨作为背景,点明了季节和天气,同时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湿芳尘”三字,不仅写出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情景,也暗示了万物复苏的生命力。微雨中的花朵、绿叶都显得更加娇嫩,充满了生机。
第二句“红绿相依几聚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色彩与生机。红绿两色在这里相互映衬,既指自然界中花朵的红色与叶子的绿色,也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和和谐共生。几个“几”字的运用,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仿佛春天的景色正在不断聚集,展现出勃勃生机。
后两句“家在海棠花下住,伤心长是未归人”,将情感引入,诗人将自己或他人比作“未归人”,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海棠花下居住,既是实写,也是象征,暗示着家园的美好与温馨,与游子的离散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一句“伤心长是未归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深挂念和忧虑,体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对团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艺术感染力。
江头铁骑飞腥尘,孤城釜沸游游鳞。
景陵少府赤心胆,直与海岳争轮囷。
食穷矢尽空弮起,生为南臣死南鬼。
百三十指闭门中,血剪膻刀如践蚁。
巴陵城下丹青明,孤儿襁褓今簪缨。
虽然惜不援汉制,尉印有子侯于鉼。
有生必死理之常,以义处死君之刚。
雪窗细字灯前卷,发竖毛寒双泪溅。
愧无李瀚笔如椽,传看人间配巡远。
雨后沙虚古岸崩,水风霜气夜棱棱。
冷烟粘柳蝉声老,高塔晴来独自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