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杼弑其主,直笔遭刑诛。
二弟相继死,南史犹欲书。
古人守一职,往往思捐躯。
可怜今世士,利害论锱铢。
崔杼弑其主,直笔遭刑诛。
二弟相继死,南史犹欲书。
古人守一职,往往思捐躯。
可怜今世士,利害论锱铢。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守陈所作的《史馆感怀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史官坚守职责、不畏权势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对当今世人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进行了批判。
首句“崔杼弑其主,直笔遭刑诛”,借用了春秋时期齐国宰相崔杼杀害齐庄公并篡夺政权的故事,以及崔杼因坚持记录真相而被处以死刑的情节,来强调历史记录者面对权力时的勇气与坚持。
接着,“二弟相继死,南史犹欲书”引用了另一个历史故事,即南史(可能指《南史》的编纂者)在兄弟相继为保护历史记录而牺牲后,仍然坚持记录事实,体现了史官对于历史真实性的执着追求。
“古人守一职,往往思捐躯”进一步赞扬了古代史官为了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高尚品质。
最后,“可怜今世士,利害论锱铢”则转向对当代社会的批评,指出现今世人过于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缺乏古人那种为真理和正义勇于献身的精神。通过对比古今,诗人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怀念和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忧虑。
整首诗以历史为镜,反思现实,既是对古代史官精神的颂扬,也是对现代人价值观的一次深刻拷问。
一笔数株柳,似麻又似帚。
两笔几点山,疑雨复疑烟。
潇湘洞庭邈千里,近在深芦短苇边。
微渺丛树两间屋,知是幽人旧薖轴。
风颠雨怪不出门,炊黍烹茶应巳熟。
人言此图太草草,胸中丘壑随意扫。
譬如绝代萧疏人,粗服乱头亦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