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流中能几人,瑶林琼树恐无邻。
恬游事外缘闻道,忧到眉端止为民。
出处不哗浑入妙,文章无意自通神。
头青面雪关渠事,要作菖蒲几研春。
第一流中能几人,瑶林琼树恐无邻。
恬游事外缘闻道,忧到眉端止为民。
出处不哗浑入妙,文章无意自通神。
头青面雪关渠事,要作菖蒲几研春。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饶节所作,名为《次韵赵承之殿撰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心系苍生的士大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首句“第一流中能几人”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地位与才能在同辈中极为突出,暗示其非凡的才华与品德。接下来,“瑶林琼树恐无邻”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比作瑶林琼树,意在强调其高洁脱俗的品质,仿佛与世间万物皆不相称,独树一帜。
“恬游事外缘闻道,忧到眉端止为民”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社会责任感。他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然,但又时刻关注民生疾苦,眉头紧锁,为百姓的忧愁而忧愁,体现了诗人既超脱世俗又心系苍生的复杂情感。
“出处不哗浑入妙,文章无意自通神”则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处何地、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其文章自然流露出神韵,无需刻意雕琢。这不仅是对诗人文学造诣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颂。
最后,“头青面雪关渠事,要作菖蒲几研春”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将诗人形容为虽年华老去,但精神依旧如青松般坚韧,如菖蒲般生机勃勃,永远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魅力,也寓意着一种积极向上、永不止步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理想中的士大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与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见母之母如见母,恨不百岁还千秋。
此心真似南山石,有酒深如东海流。
毛夫人,秦母母。
德俪中丞真作友,汶也受恩独良厚。
果钱药饵远劳心,衣线谁云不亲手。
砺翁致政方一年,夫人七十开寿筵。
两阶班出诸孙后,百里心悬二卣前。
一词我为汶称祝,二老高堂双碧玉。
庭兰有茁桂亦芳,凤在梧桐鸾在竹。
此有石如龙,天成谅非凿。
是何空洞中,云水起复落。
常疑雷雨时,飞舞出深壑。
作庵者何人,清风宛如昨。
两公固龙德,恨也俱晚作。
秋霖不济旱,千载领馀酌。
方切忧旱怀,行矣予所乐。
江湖极秋波,长歌对冥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