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何处不通津,六载章江忆旧巡。
南浦但知乘传客,西山独识倚楼人。
坛松月静斋居夜,庭草风和燕坐春。
还向东亭问丛竹,别来烟露几回新。
舟行何处不通津,六载章江忆旧巡。
南浦但知乘传客,西山独识倚楼人。
坛松月静斋居夜,庭草风和燕坐春。
还向东亭问丛竹,别来烟露几回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在南昌感怀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舟行何处不通津,六载章江忆旧巡。”以舟行水路起兴,引出对过去六年在章江巡行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
颔联“南浦但知乘传客,西山独识倚楼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南浦的乘传过客与西山的倚楼之人相对照,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不同人物角色的深刻印象,流露出对特定人物的特殊情感。
颈联“坛松月静斋居夜,庭草风和燕坐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坛上的松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静谧,斋居之夜充满安宁;庭院中的草木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燕子悠闲地坐在其间,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寓含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尾联“还向东亭问丛竹,别来烟露几回新。”以东亭的丛竹为对象,表达了对别后环境变化的关注与思考,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长途苦热不肯雨,晨起汗汗已如注。
仆夫瘁矣行路难,叠嶂连云拥深树。
其言此是仙霞关,闽浙东西渺蔼间。
关前鸣锣走父老,问之何事多愁颜。
答言大旱当炎暑,手摸禾根热于煮。
山前麻豆眼见焦,高町难望收禾黍。
官粮私债何所恃,儿饥妻寒难作主。
记得去年耕熟时,千疮百孔尚难支。
春才挨过正望夏,夏旱如此将安施。
县官有命祷龙潭,烈日岂敢辞跻攀。
路途使君相借问,说尽民情心亦惭。
吁嗟邂逅止山陬,听尔诉说情何由。
我来入闽非浪游,受命分念苍生忧。
古来大暑比酷吏,安得甘霖一夕至。
洒尔田畴皆活足,更洗征途无暑气。
珍重父老莫惨悽,圣主中兴方有为。
天鉴明德兴大化,肯助旱魃施严威。
慰别父老向前路,溪流切切犹似诉。
《度关行》【明·袁应文】长途苦热不肯雨,晨起汗汗已如注。仆夫瘁矣行路难,叠嶂连云拥深树。其言此是仙霞关,闽浙东西渺蔼间。关前鸣锣走父老,问之何事多愁颜。答言大旱当炎暑,手摸禾根热于煮。山前麻豆眼见焦,高町难望收禾黍。官粮私债何所恃,儿饥妻寒难作主。记得去年耕熟时,千疮百孔尚难支。春才挨过正望夏,夏旱如此将安施。县官有命祷龙潭,烈日岂敢辞跻攀。路途使君相借问,说尽民情心亦惭。吁嗟邂逅止山陬,听尔诉说情何由。我来入闽非浪游,受命分念苍生忧。古来大暑比酷吏,安得甘霖一夕至。洒尔田畴皆活足,更洗征途无暑气。珍重父老莫惨悽,圣主中兴方有为。天鉴明德兴大化,肯助旱魃施严威。慰别父老向前路,溪流切切犹似诉。
https://shici.929r.com/shici/uMSBQyXiwc.html
蒙雾隮峻坂,荆榛翳前途。
仆夫疲登顿,将进还趑趄。
望见东峰上,杲杲出阳乌。
浓露濡野草,丹枫变霜涂。
圃场无滞穗,茅屋休犁锄。
村中才卧起,炊烟曳穷庐。
牧人驱犊出,商歌听有馀。
勋名竟何立,祇用窘微躯。
颠毛愁种种,览镜泣形枯。
回首望平田,耦耕愧长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