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荑满地药生茸,著屐登山春正浓。
委羽山人来相鹤,天台道士去投龙。
风传花信归何处,日卷松阴展向东。
不见霜岩松下竹,空王未作已心空。
丹荑满地药生茸,著屐登山春正浓。
委羽山人来相鹤,天台道士去投龙。
风传花信归何处,日卷松阴展向东。
不见霜岩松下竹,空王未作已心空。
这首元代诗人陈樵的《霜岩石室(其六)》描绘了一幅春天山中寻幽的景象。首句“丹荑满地药生茸”写出了山间草木茂盛,丹荑(一种植物)遍地,药草丛生,生机盎然。次句“著屐登山春正浓”则点明诗人穿着木屐,趁着春意正浓时登高望远。
“委羽山人来相鹤”一句,通过“委羽山人”和“相鹤”,暗示了山中隐士的踪迹和神秘的仙鹤,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氛围。而“天台道士去投龙”则借天台道士的形象,描绘出道教修炼者追求长生或与自然融合的意境。
“风传花信归何处,日卷松阴展向东”两句,通过风传花香和日影移动,展现出大自然的韵律与时间的流转,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不见霜岩松下竹,空王未作已心空”,以“霜岩松竹”象征清静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于空灵心境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春景,融入了道家思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啼螀门静,落叶阶深,秋声又入吾庐。
一枕新凉,西窗晚雨疏疏。
旧香旧色换却,但满川、残柳荒蒲。
茂陵远,任岁华苒苒,老尽相如。
昨夜西风初起,想莼边呼棹,橘后思书。
短景凄然,残歌空叩铜壶。
当时送行共约,雁归时、人赋归欤。
雁归也,问人归、如雁也无。
曾侍螭头立。吐危言、婴鳞编虎,扶持鳌极。
谁炼精金铸刚卯,气节毅然镇国。
肯顾恋、眼前官职。
碧水丹山持翠节,这福星、特为吾闽出。
发义廪,无难色。如今世道难扶植。
直还他、温公德量,魏公风力。
此事又关宗社福,仍系苍生休戚。
且称寿、公生人日。
炼得内丹成熟后,看河车、常运方瞳碧。
五百岁,作良弼。
夜半渐惊风作恶,朝来剩喜月为良。
知梅有意商量雪,问菊何谋准备霜。
和靖未吟先得趣,渊明欲断已无肠。
物情荣悴胡关我,独酌悠然寓醉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