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越萧条杀气多,防倭今日更如何。
江东尚想孙征虏,海上应劳马伏波。
舟楫三年频水战,渔樵千里尽夷歌。
谁怜岁晚思归士,奏凯南来免荷戈。
杨越萧条杀气多,防倭今日更如何。
江东尚想孙征虏,海上应劳马伏波。
舟楫三年频水战,渔樵千里尽夷歌。
谁怜岁晚思归士,奏凯南来免荷戈。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边疆动荡的局势,以及对国家防御和民族英雄的怀念。首句“杨越萧条杀气多”渲染出边境的荒凉与紧张氛围,暗示了战争的频繁与残酷。接着,“防倭今日更如何”直接点明了当时面临的外敌威胁,表达了对当前防御策略的关切。
“江东尚想孙征虏,海上应劳马伏波”两句运用典故,分别提到三国时期的孙权和东汉时期的马援,他们都是著名的军事将领,通过这些历史人物,诗人表达了对英勇将领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当下能够涌现同样英雄人物的期待。
“舟楫三年频水战,渔樵千里尽夷歌”描绘了连续三年的水上战斗,以及即使在偏远地区,人们也传唱着胜利的歌曲,展现了人民对于国家的坚定支持和乐观精神。
最后,“谁怜岁晚思归士,奏凯南来免荷戈”表达了对那些在年末仍远离家乡、为国效力的士兵们的同情与敬意,同时也预示着胜利的消息将带来和平,士兵们可以放下武器,回归家园。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体现了人们对国家、英雄以及和平的深切渴望。
门外冬青八九株,去去株间各丈馀。
晚禾剪穗上囷储,黄藁堆兼绿叶居。
老夫晨出观道腴,摧筇逦迤来东庐。
世界在前君悟欤,饥寒火宅饱华胥。
主人慰我下乡书,谢之养生祗业儒。
虽然邻酒欠钱沽,粥饭可以供朝晡。
四壁虽然一物无,半年聚秆为薪刍。
但愁赋税吏追呼,鞭挞白丁省限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