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扇题诗墨色新,碧纱囊剪藕丝匀。
月团常在纤纤手,不用流苏拂暗尘。
小扇题诗墨色新,碧纱囊剪藕丝匀。
月团常在纤纤手,不用流苏拂暗尘。
这首《题小扇》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精致的小扇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与艺术美感。
首句“小扇题诗墨色新”,以“小扇”开篇,点明了诗的主题对象。接着,“题诗墨色新”不仅描绘了扇面上新题的诗句,还暗示了扇子的主人对文字艺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墨色新,既是对诗句新鲜感的强调,也是对扇面整洁、雅致的侧面描写。
次句“碧纱囊剪藕丝匀”,进一步展现了扇子的制作工艺与材料之美。碧纱囊,指的是扇面采用的轻柔透明的纱质材料,剪藕丝匀则形象地描述了扇面上细密均匀的藕丝装饰,这种装饰手法不仅增加了扇子的视觉美感,也体现了制作者的精细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后两句“月团常在纤纤手,不用流苏拂暗尘”,将诗的意境推向了更高层次。月团,可能是指扇面上绘制或镶嵌的月亮图案,象征着清雅与宁静;“纤纤手”则暗示了扇子主人的优雅与高洁。这两句不仅赞美了扇子的实用价值——可以用来拂去暗尘,更寓意了拥有者内心的纯净与高远追求,不为世俗所扰,保持心灵的清洁与明亮。
整体而言,《题小扇》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扇子作为艺术品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情操的追求。
枫叶霜前丹,桂叶霜后青。
西风扫残暑,金粟浮香馨。
嗟哉隐侯孙,茅茨搆林坰。
身踰始仕年,有志穷遗经。
日夕诵读间,吾伊声可听。
自言吾何人,而敢求安宁。
古贤虽在贫,映雪仍囊萤。
方今圣明时,夔龙登大廷。
长策拟陈献,高步凌苍冥。
愿为卿相月,勿作处士星。
维冬候小雪,月满潮信高。
吴胥辖神□,助此风与涛。
我行为名利,乘此江上艘。
轻生不自戒,性命如鸿毛。
薄暮抵富阳,心悸神己劳。
呼童具有果,旋复倾酒醪。
一举三叹息,焉能至酕醄。
贫若在家乐,何必长慒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