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冬候小雪,月满潮信高。
吴胥辖神□,助此风与涛。
我行为名利,乘此江上艘。
轻生不自戒,性命如鸿毛。
薄暮抵富阳,心悸神己劳。
呼童具有果,旋复倾酒醪。
一举三叹息,焉能至酕醄。
贫若在家乐,何必长慒慒。
维冬候小雪,月满潮信高。
吴胥辖神□,助此风与涛。
我行为名利,乘此江上艘。
轻生不自戒,性命如鸿毛。
薄暮抵富阳,心悸神己劳。
呼童具有果,旋复倾酒醪。
一举三叹息,焉能至酕醄。
贫若在家乐,何必长慒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渡过浙江的情景,以及途中所见所感。首句“维冬候小雪,月满潮信高”点明了季节和时间,冬季的小雪与满月的潮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景象。接着,“吴胥辖神□,助此风与涛”一句,似乎在描述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是某种神秘的守护,帮助着风浪,为航行提供了一种神秘的支持。
随后,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心境:“我行为名利,乘此江上艘。”他坦诚地承认自己是为了追求名利而踏上旅程,这既是一种自我揭露,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矛盾。接下来,“轻生不自戒,性命如鸿毛”则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诗人意识到自己对待生命的轻率态度,将生死看得如同鸿毛一般轻飘。
“薄暮抵富阳,心悸神已劳”描绘了诗人抵达目的地时的疲惫与紧张,夜晚的来临与旅途的终点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呼唤仆人准备食物与酒,以缓解旅途的劳顿:“呼童具有果,旋复倾酒醪。”
然而,尽管物质上的满足暂时缓解了疲劳,精神层面的忧虑却并未消散。“一举三叹息,焉能至酕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他在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后,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与自责之中,无法达到彻底的放纵与解脱。
最后,“贫若在家乐,何必长慒慒”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诗人认为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找到快乐,不必因追求虚无的名利而长期陷入焦虑与困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旅途、名利与内在平静的深刻洞察。
檐雨浪浪欲二更,短檠明火读书声。
忆如汝大政如汝,一事无成今老生。
一闻茅屋数株梅,三径频成为我开。
剩有游蜂能掠蕊,寂无饥雀下行苔。
长吟共惜频惊落,久坐何妨晚始回。
为语清风莫轻扫,明朝更欲杖藜来。
篮舆轧轧度成阴,鹭起冲波鹊噪林。
当子倚阑成句警,政余拥褐坐檐深。
裴回更尽高楼览,空阔思收远壑音。
笑谢主人能命酒,不然寒甚不能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