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华阳寺石洞》
《题华阳寺石洞》全文
明 / 徐贯   形式: 古风

自从太古开石室,神功巧设非人力。

气通沧海六月寒,风雷不动云常湿。

我来偶尔憩烦襟,顿觉清风生两腋。

便欲借鹤凌紫虚,奈此苍生未苏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阳寺石洞的神秘与壮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自从太古开石室”,以“太古”二字,赋予石室以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仿佛它自远古时代就静静地存在着,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接下来的“神功巧设非人力”,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暗示石洞的形成并非人力所能及,而是天地造化之奇观。

“气通沧海六月寒,风雷不动云常湿”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石洞内独特的气候环境。即使在炎热的六月,这里依然清凉如海,风雷不惊,云雾缭绕,充满了神秘与宁静。这种景象不仅令人感到惊奇,也暗示了石洞内可能隐藏着某种超乎寻常的力量或秘密。

“我来偶尔憩烦襟,顿觉清风生两腋”是诗人亲身体验的描述。当他偶然来到这个石洞,寻求心灵的宁静时,立刻感受到了一股清风从胸中生出,仿佛整个身心都被洗涤了一番。这不仅是对石洞环境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得到净化和释放的写照。

最后,“便欲借鹤凌紫虚,奈此苍生未苏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他想象自己能够借助仙鹤飞翔于天际,达到仙境般的境界,但又意识到世间还有许多苦难未被解除,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华阳寺石洞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超脱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徐贯
朝代:明

(?—1502)明浙江淳安人,字元一。天顺元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官至工部尚书。熟于边务谋划,巡视福建海道,料理苏松水患,绩亦可记。以疾乞致仕,卒谥康懿。有《馀力集》。
猜你喜欢

呈逢宣子

叹息逢宣子,频为郡国宾。

人皆说才具,我独爱词人。

邂逅殊方见,凄凉半月春。

但能诗似镜,从使鬓如银。

(0)

呈庆伯

开到牡丹春十分,不堪风雨尚纷纷。

酒杯强适谁知我,药裹关心更念君。

老去青衫甚蓝缕,愁来白发懒锄耘。

稻针出水蚕初扫,惭愧耕桑每废勤。

(0)

别徐运使

风声富贵每多偏,造物于公独俾全。

笑我效颦忘露丑,不知学步返难前。

侏儒自合奉囊粟,卫尉何曾直一钱。

我地有饥能任耻,熟闻高义薄云天。

(0)

次韵李子永

词源谁可障东之,今代谪仙仍有诗。

戏调犹能出平澹,意加每辄造瑰奇。

白头不用论新贵,黄卷惟应保素知。

我恨从公十年晚,公宁于我亦深期。

(0)

次韵严从礼兼简明叔

晚风吹雨过前湾,载酒谁欤起病颜。

政尔交游能不乏,故知酬唱未令悭。

只今冲口从俱录,异日芜词合细删。

如我论材真款段,两君骏足本天闲。

(0)

次韵子肃秋日感兴兼怀公择二首·其二

秋尽谁无狐貉思,一年行矣又垂垂。

顾惭志行如山立,敢为推迁作浪悲。

贫贱已知安少壮,功名何有望衰迟。

长安此际尤萧索,坐念故人应窘炊。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