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绝平沙过,新塘水半乾。
龙归雷雨恶,鹘没海天宽。
县帜春醅熟,行厨野祭寒。
此生无倚泊,随处得盘桓。
路绝平沙过,新塘水半乾。
龙归雷雨恶,鹘没海天宽。
县帜春醅熟,行厨野祭寒。
此生无倚泊,随处得盘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节与友人李钦嗣一同游览吴公弓台,途经雷塘蜀井时的情景。首句“路绝平沙过”展现了他们在荒凉的沙漠中穿行,环境显得空旷寂寥。接着,“新塘水半乾”暗示了春季雨水不足,塘水减少,增添了旅途的艰辛。
“龙归雷雨恶”运用象征手法,可能指龙舟比赛结束后的天气变化,雷雨猛烈,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而“鹘没海天宽”则描绘了鹘鸟消失在广阔无垠的海天之间,画面开阔,富有动态感。
“县帜春醅熟”描述了沿途县衙旗帜飘扬,春酒已经酿熟,显示出地方风情和节日的氛围。“行厨野祭寒”则写出行程中的简朴饮食,以及对野外祭祀活动的参与,体现了旅途中的民俗习俗。
最后两句“此生无倚泊,随处得盘桓”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即使人生无定所,也能在任何地方找到停留和欣赏之处,流露出一种豁达和淡然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明游历为背景,通过描绘旅途景色和风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綵旃。
树色到京三百里,河流归汉几千年。
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
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
年华开早律,霁色荡芳晨。
城阙千门晓,山河四望春。
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
宝瑟调中妇,金罍引上宾。
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
意气一言合,风期万里亲。
自惟安直道,守拙忌因人。
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
揶揄惭路鬼,憔悴切波臣。
玄草终疲汉,乌裘几滞秦。
生涯无岁月,岐路有风尘。
还嗟太行道,处处白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