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全文
唐 / 骆宾王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年华开早律,霁色荡芳晨。

城阙千门晓,山河四望春。

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

宝瑟调中妇,金罍引上宾。

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

意气一言合,风期万里亲。

自惟安直道,守拙忌因人。

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

揶揄惭路鬼,憔悴切波臣。

玄草终疲汉,乌裘几滞秦。

生涯无岁月,岐路有风尘。

还嗟太行道,处处白头新。

(0)
注释
年华:青春。
早律:早早来临。
霁色:雨过天晴。
城阙:宫殿。
山河:山川。
春:春天。
太液:太液池。
戚里:贵族聚居区。
宝瑟:珍贵的瑟。
上宾:尊贵宾客。
曼倩:才智出众的人。
陈遵:历史人物。
意气:志趣。
风期:交情。
安直道:守正道。
守拙:不投机取巧。
谈器:追求荣誉。
先木:先长枝叶。
后薪:后成材。
揶揄:嘲笑。
憔悴:困顿。
波臣:水边臣子比喻。
玄草:沧桑。
乌裘:黑色皮衣。
滞秦:在秦国停留。
生涯:人生。
岐路:歧途。
风尘:风尘仆仆。
太行道:太行之路。
白头新:新的白发痕迹。
翻译
青春早早来临,雨过天晴的早晨充满芬芳。
城市宫殿在晨光中苏醒,山河四面八方都是春天的气息。
皇家园林与太液池相连,贵族聚居区对着平津之地。
贵妇弹奏着珍贵的瑟乐,宴会上金杯敬献宾客。
热烈交谈推崇曼倩的才智,惊讶之余起身迎接陈遵。
志趣相投,一席话语如同万里亲朋。
我自守正道,不喜投机取巧,警惕依赖他人。
追求荣誉不急于一时,如同树木先长枝叶后成材。
面对嘲笑和困厄,我如路边鬼魂般惭愧,又如波臣般疲惫。
经历沧桑,汉朝终将疲倦,乌裘也曾在秦国滞留。
人生无常,岁月匆匆,歧路上满是风尘。
感叹太行之路,每一步都留下白发新的痕迹。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的美丽景象。开篇"年华开早律,霁色荡芳晨",通过对时间和气候的描写,展现出春天清新脱俗的氛围。"城阙千门晓,山河四望春"则将视野扩展至城市与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广阔壮丽景色的欣赏。

紧接着,"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透露出诗人对帝都生活的亲切感受。接下来的"宝瑟调中妇,金罍引上宾"则展示了诗中的音乐与宴席之乐,彰显出一个和谐、奢华的场景。

"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表达了诗人在友好交谈中对古人的怀念和敬仰。"意气一言合,风期万里亲"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然而,随后"自惟安直道,守拙忌因人"却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自省和内心的不安。接着"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似乎在表达对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思考。

"揶揄惭路鬼,憔悴切波臣"一句充满了幽默和自嘲,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之事的看破与超脱。紧接着的"玄草终疲汉,乌裘几滞秦"则是对远行旅途的描绘,展现出一种不舍昼夜、奔波劳碌的情怀。

最后,"生涯无岁月,岐路有风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与生命短暂的感慨。结尾的"还嗟太行道,处处白头新"则是对长安之行的无限眷恋,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多方面的情感和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心境变化,是一篇融合了抒情、记游与怀古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骆宾王

骆宾王
朝代:唐   生辰:约619—约687年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
猜你喜欢

句·其十九

轻飙使车远,明月直庐空。

(0)

夜意

漏浅风微夜未胜,雨云无迹火云凝。

簟铺寒水频移枕,帐卷轻烟更背灯。

沃顶几思金掌露,涤烦谁借玉壶冰。

兰台知有披襟处,宋玉多才独自登。

(0)

题唐昌尉廨足山楼三首·其三

营营求足竟何穷,一足能令万虑空。

可但诗人供望眼,乾坤都在足山中。

(0)

登蜀阜二首·其二

弹指经年别彼阿,庭前庭后绿婆娑。

虽然陨箨无人扫,老木修篁古意多。

(0)

晚步上清宫坐栖真者久之用合溪韵

坏砌颓檐竹数竿,一方深绿照人寒。

此时别有真消息,不用清流引激湍。

(0)

真应庙

浪誇骑鹤上清都,滴露研朱自壮图。

海内不蒙君子泽,独遗石碣溉丹湖。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