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浅风微夜未胜,雨云无迹火云凝。
簟铺寒水频移枕,帐卷轻烟更背灯。
沃顶几思金掌露,涤烦谁借玉壶冰。
兰台知有披襟处,宋玉多才独自登。
漏浅风微夜未胜,雨云无迹火云凝。
簟铺寒水频移枕,帐卷轻烟更背灯。
沃顶几思金掌露,涤烦谁借玉壶冰。
兰台知有披襟处,宋玉多才独自登。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钱惟演的《夜意》,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思绪。首句“漏浅风微夜未胜”,通过“漏”(古代计时器)和“风微”暗示夜深人静,时间已晚但仍未尽。次句“雨云无迹火云凝”,以“雨云”转为“火云”,形象地写出夜空中的云彩变化,暗含天气由阴转晴。
第三句“簟铺寒水频移枕”,写诗人辗转反侧,用竹席上的凉意衬托内心的不宁,频繁更换枕头。第四句“帐卷轻烟更背灯”,进一步描绘环境的寂静,帐幔轻卷,灯光微弱,诗人独自面对黑暗。
第五、六句“沃顶几思金掌露,涤烦谁借玉壶冰”,诗人想象用金掌露(神话中仙人所用之露,象征贵重)洗头以求清醒,又希望得到玉壶冰(象征高洁)来洗涤烦恼,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最后两句“兰台知有披襟处,宋玉多才独自登”,诗人借用典故,提及兰台(古代官署名,此处借指清雅之地),表达自己虽有才情,却只能独自欣赏这宁静的夜晚,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怀才不遇的情感。
整体来看,《夜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夜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清凉的渴望,又有对才华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