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旅殊乡,同里为骨肉。
况乃情所厚,而兹忽分躅。
清霜彫广野,露立冻群木。
日暮行子身,溪谷映餐宿。
吾闻含德者,凝视养玄瞩。
疾进气虽锐,久践途乃熟。
岁晏能复来,青灯共寒屋。
出家旅殊乡,同里为骨肉。
况乃情所厚,而兹忽分躅。
清霜彫广野,露立冻群木。
日暮行子身,溪谷映餐宿。
吾闻含德者,凝视养玄瞩。
疾进气虽锐,久践途乃熟。
岁晏能复来,青灯共寒屋。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人以“出家旅殊乡,同里为骨肉”开篇,点明了与友人之间的关系,虽为出家人,但彼此如同骨肉之亲,感情深厚。接着,“况乃情所厚,而兹忽分躅”,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之情。
“清霜彮广野,露立冻群木”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肃穆的氛围,暗示了离别的哀愁。日暮时分,行人独自前行,溪谷间映照着夜宿的灯火,这一画面充满了孤独与寂寞。
“吾闻含德者,凝视养玄瞩”一句,引用了道家哲学思想,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和期望,希望他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深邃,即使在世事变迁中也能坚守自我。
“疾进气虽锐,久践途乃熟”则反映了人生的道理,无论是追求功名还是修行,初时可能热情高涨,但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其深意。
最后,“岁晏能复来,青灯共寒屋”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友人能够再次相聚,共享宁静的生活,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望,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是元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兰亭久陈迹,脩竹空自阴。
龙山亦凄凉,鲜花谁与簪。
英游旷千载,盛事新梅林。
四海冯黎州,未妨铁石心。
提携到诸子,遍赏江之浔。
亭亭姑射仙,玉立何森森。
谢氏六君子,对饮香满襟。
西郊访老龙,奇怪尤可钦。
宛然如先生,高卧岁月侵。
从兹饱薰风,佳实共鼎鬵。
正味悦天下,妙用无古今。
去去好著鞭,江南春已深。
江风吹雨逐人来,行过山前首重回。
绝顶隔云看不见,石棱崖角独崔嵬。
结屋俯清溪,萧然迥出奇。
书藏千万卷,梅浸两三枝。
入竹风声细,移花日影迟。
乐山仍乐水,何虑复何思。
菊有陶潜逸,兰无屈子悲。
娱情琴上操,遣兴局间棋。
对客频倾酒,临流剩赋诗。
要将閒度日,只恐道关时。
触目多幽致,留题总色丝。
细吟增敬羡,貂续匪佳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