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到深泉石作身,疏疏香叶不知春。
海波不动天风远,千岁寒蛟作老人。
根到深泉石作身,疏疏香叶不知春。
海波不动天风远,千岁寒蛟作老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古老的桧树,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与岁月的沉淀。
“根到深泉石作身”,开篇即以“深泉石”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桧树扎根于岩石之中,汲取深泉之水,象征着桧树生命力的顽强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里的“身”字,不仅指桧树的躯干,也暗含了桧树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关系。
“疏疏香叶不知春”,进一步刻画了桧树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气质。桧树的叶子稀疏而带有香气,即便是在春天,这种香气也不为人所察觉。这既是对桧树独特香气的赞美,也是对其低调、内敛性格的隐喻,暗示桧树虽不张扬,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海波不动天风远”,这一句通过“海波不动”和“天风远”两个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海面平静,天风悠远,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强调了桧树所在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桧树历经岁月洗礼后,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千岁寒蛟作老人”,最后两句将桧树比作“千岁寒蛟”,比喻其如同千年老蛟般历经沧桑,最终化身为一位智慧的老者。这里不仅赞扬了桧树长寿的特点,更赋予了它以智慧和深邃的内涵,象征着桧树在漫长岁月中积累的智慧与经验,以及它对周围世界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桧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坚韧、岁月沉淀、智慧积累等深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