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心栖杳冥,何物比清泠。
夜月照巫峡,秋风吹洞庭。
酬难尘鬓皓,坐久壁灯青。
竟晚苍山咏,乔枝有鹤听。
驰心栖杳冥,何物比清泠。
夜月照巫峡,秋风吹洞庭。
酬难尘鬓皓,坐久壁灯青。
竟晚苍山咏,乔枝有鹤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开篇“驰心栖杳冥,何物比清泠”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澄明,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种精神状态的纯净。接着,“夜月照巫峡,秋风吹洞庭”则是用景物来烘托这一境界,月光下的大自然和清新的秋风共同营造出一幅幽静的画面。
中间两句“酬难尘鬓皓,坐久壁灯青”透露出作者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尘鬓皓”指的是头发被尘土所染,象征着远离尘嚣;“坐久壁灯青”则是形容长时间独处,连墙上的灯火都显得有些苍老。
最后,“竟晚苍山咏,乔枝有鹤听”则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作者在深夜时分吟诵诗歌,声韵悠扬,甚至引来了树梢的鹤来聆听。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生活状态和艺术追求。
昔予居南山,乐有同心人。
形迹不暂乖,栋宇复为邻。
有酒更相呼,得粟还共分。
时时榛曲中,相携采荆薪。
两贤不相猜,所贵得其真。
一朝各异路,隔涉吴与闽。
拙宦失其宜,薄责恒苦辛。
慈母抱沉忧,兴言涕盈巾。
昨者访故庐,松竹稍或存。
依依亲旧迹,戚戚感良辰。
命驾欲相求,风波限通津。
尚想古人交,俯仰愧此身。
君乘马,望君来,栝苍下。君乘舟,望君来,好溪头。
好溪水生玳瑁鱼,好溪水生明月珠。
好溪水生青珊瑚,使君来此月再枢。
惟饮此水无一需,使君之清水不如。
临别赠君青丝辔,随君马头行万里。
相思之心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