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好风光,京师女儿结羊肠。
焚香再拜礼神毕,剪纸九道尺许长。
撚成对绾双双结,心有所祈口难说。
为轮为镫恒苦多,忽作羊肠心自别。
邻家女儿闻总至,未辨吉凶忧且畏。
须臾结罢起送神,满座欢欣杂憔悴。
但愿年年逢此日,儿结羊肠神降吉。
正月十六好风光,京师女儿结羊肠。
焚香再拜礼神毕,剪纸九道尺许长。
撚成对绾双双结,心有所祈口难说。
为轮为镫恒苦多,忽作羊肠心自别。
邻家女儿闻总至,未辨吉凶忧且畏。
须臾结罢起送神,满座欢欣杂憔悴。
但愿年年逢此日,儿结羊肠神降吉。
这首《结羊肠词》描绘了元代京城中正月十六日民间结羊肠的风俗活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俗色彩。
开篇“正月十六好风光”,点明时间地点,春意盎然,为下文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氛围。接着“京师女儿结羊肠”,直接引入主题,展现女性们在节日中的参与与热情。
“焚香再拜礼神毕,剪纸九道尺许长”描绘了人们虔诚的祭祀场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心。随后“撚成对绾双双结”,细腻地刻画了结羊肠的过程,体现了手工技艺的精巧和情感的寄托。
“心有所祈口难说”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祈愿,虽无法言表,却通过结羊肠这一行为得以传达。接下来“为轮为镫恒苦多,忽作羊肠心自别”,以羊肠的形状变化象征着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包含了对未来的期盼,也蕴含着对现实的无奈。
“邻家女儿闻总至,未辨吉凶忧且畏”,描绘了邻里间相互参与的场景,以及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与期待。最后“须臾结罢起送神,满座欢欣杂憔悴”,表现了仪式结束后的复杂心情,既有欢欣的气氛,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元代京城中正月十六日结羊肠这一传统习俗的全过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探索。
碧毡飘雪,正窗畔梅蕊,又开初腊。
人有机云同载酒,倾倒小花蛮榼。
醉眼横天,雄心问月,笑把刘伶锸。
乌乌耳热,筑声夜半相答。
更有秋浦先生,南州高士,拈韵朱丝靸。
一曲旗亭成绝调,谁许浪称荀鸭。
身外浮名,眼中怪事,总付风前蜡。
倚楼横笛,为予更扫陈榻。
碧镂红牙,有谁是、当今秦柳。
共说道、挂冠归去,人称漫叟。
孤竹祠边乌长角,大槐宫里貂笼首。
问年时、豪气可曾除,君言否。天付与,凌云手。
人罕及,粲花口。尽蛾眉谣诼,任他群妇。
楚泽好栽君子竹,汉书合下贤人酒。
待华阴山上乎先来、骑龙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