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庐山遇雨》
《过庐山遇雨》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江风吹雨逐人来,行过山前首重回。

绝顶隔云看不见,石棱崖角独崔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shān
sòng / yángshí

jiāngfēngchuīzhúrénláixíngguòshānqiánshǒuzhònghuí

juédǐngyúnkànjiànshíléngjiǎocuīwéi

注释
江风:江上的风。
雨:雨水。
逐:追逐。
人来:人们走来。
行过:走过。
山前:山前路。
首重回:回头望去。
绝顶:最高峰。
隔:隔着。
云:云层。
不见:看不见。
石棱:岩石的棱角。
崖角:山崖的角落。
独:独自。
崔嵬:高耸。
翻译
江风带着雨水追逐着人们走来,当他们走过山前,又回头望去。
站在山顶,被云层遮挡,无法看见,只有那岩石的棱角独自高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的自然风光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遭遇风雨后的孤独与沉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庐山的雄伟景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江风吹雨逐人来"一句,不仅描写了自然界的动态,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似乎随着外界的变化而起伏。"行过山前首重回"则展示了诗人在庐山的旅途中不停步的探索和对美景的追寻。

接下来的两句"绝顶隔云看不见,石棱崖角独崔嵬"更深化了这种情感。"绝顶"指的是最高处,而"隔云看不见"则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外界隔绝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状态。"石棱崖角独崔嵬"一句,通过对庐山特有的地貌——石棱和崖角的描述,强调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感受。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庐山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和彦常看月

双扉窈窕疑仙穴,锁宿弥旬尘事绝。

夜色萧然鼓二更,联步空庭望寒月。

众星掩抑天无云,万瓦鳞鳞带霜雪。

俯看腐草亦光辉,仰数冥鸿自行列。

瑶台十二好裴徊,银界三千孰分别。

钩帘却坐未欲寝,况有高谈助清澈。

匆匆置酒当虚檐,肴蔌饤饾殊微纤。

长檠彻去不复用,岂假密炬徒炎炎。

追思李杜篇章妙,亦有狂语时相兼。

举杯劝饮一何怪,斫桂浪恣尤难厌。

岂如我辈赏以意,一觞一咏情何恬。

兴阑影侧各分散,心月两适俱无嫌。

(0)

石潭院次蟾禅师韵

一钵谁知去住空,前朝遗事寄禅宫。

孤吟盘礴数行墨,古韵萧条四壁风。

游客落帆频上下,荒庭疏树几青红。

有人会得诗中趣,日月由来亦转蓬。

(0)

羞墓诗

当年一弃会稽侯,大墓烟芜锁别愁。

惆怅不逢郎衣锦,至今粉骨尚含羞。

(0)

刘仙岩

石磴仙岩路,登临莫倦攀。

乱泉归万壑,一目尽千山。

障雨收云后,松风吹莫还。

道人今不见,无处觅玄关。

(0)

钴鉧潭

余读子厚书,始闻钴鉧潭。

榜舟西江下,振步愚溪南。

高下凌山阿,松篁蔽秋岚。

土人识其地,古木森楩楠。

水深日波澜,此理亦易探。

古木为钴鉧,土音正相参。

所记或不然,信书殊未甘。

此公废已久,山水穷年耽。

造化毫楮间,浮实微相锬。

幽心有默识,西归助清谈。

(0)

哭张子厚先生

叹息斯文约共修,如何夫子便长休。

山东无复苍生望,西土谁共后学求。

千古声名联棣萼,二年零落去山丘。

寝门恸哭知何限,岂独交亲念旧游。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