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夜瑶台上,移来十亩春。
笼烟千树密,照水万花新。
环佩堪留阮,衣冠不避秦。
扁舟如可再,长此谢迷津。
几夜瑶台上,移来十亩春。
笼烟千树密,照水万花新。
环佩堪留阮,衣冠不避秦。
扁舟如可再,长此谢迷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红云坞的美丽与神秘。首句“几夜瑶台上,移来十亩春”以瑶台为背景,暗示了红云坞的不凡之处,仿佛是春天从瑶台降临人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笼烟千树密,照水万花新”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烟雾缭绕的树木与映照在水面的新鲜花朵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美感。诗人进一步通过“环佩堪留阮,衣冠不避秦”表达了对红云坞中人物风度的赞美,暗示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气息也十分浓厚。最后,“扁舟如可再,长此谢迷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造访此地,远离尘世烦恼的心愿,体现了对红云坞的向往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红云坞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峥嵘大千界,等是菩提乡。
昆虫暨草木,各放无边光。
而况佛之觉,灵明亘十方。
化身三昧火,骨节金弥刚。
累累灿五色,珠玑斗斛量。
宝传百世后,伽蓝深秘藏。
锦官岌浮图,直上干穹苍。
中有坚固子,示现尤非常。
朝来八级内,明灯忽煌煌。
胥隶走惊诧,观者即堵墙。
初疑伏萤过,显没何微茫。
继如两星出,左右争飞扬。
是时霁雾敛,若木升太阳。
傥非照耀成,不知果何祥。
西南一都会,广开选士场。
定应得奇才,归美报君王。
风俗久颓坏,人物无轩昂。
夫君抱贞质,卓卓诚所长。
千牛解寸刃,万象穷智囊。
兽群走麒麟,鸟族鸣凤凰。
炎政忽中微,权奸肆猖狂。
彊敌乘衅起,垂涎睨蜀疆。
君持山南节,武略见锋铓。
坐令两蜀口,飞鸟莫敢翔。
坤维倚长城,老稚日以康。
谁谓波涛际,中流失舟航。
悲风扬丹旐,观者泪浪浪。
丈夫事则已,可为邦家伤。
缅知忠烈在,报国犹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