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了色空,法界无近远。
客来一登临,正好高著眼。
高人了色空,法界无近远。
客来一登临,正好高著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远色阁二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高人境界的理解和赞赏。"高人了色空"一句,"了色空"意味着超越世俗的色彩与实相,达到了超脱物我、心无挂碍的境地。"法界无近远"进一步强调佛法世界的广大无边,不受距离限制,不分亲近疏远。"客来一登临",以客人的到来象征来访者,无论身份如何,都能在此处得到精神上的提升。最后"正好高著眼",鼓励人们在此环境中开阔眼界,提升自我,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内心修养和超越世俗的精神风貌。
去年送君守解梁,今年送君守历阳。
年年送人作太守,坐受尘土堆胸肠。
君家联翩三将相,富贵未已今方将。
凤雏骥子生有种,毛骨往往传诸郎。
观君崛郁负奇表,便合剑佩趋明光。
胡为小郡屡奔走,征马未解风帆张。
我生本是便江海,忍耻未去犹徬徨。
无言赠君有长叹,美哉河水空洋洋。
黟山三十有六峰,峰峰石骨峰峰松。
有时松石不可辨,一理交化千年中。
丹砂琥珀共胎孕,亭亭上结朱霞封。
人言松相逊石相,即以松论何能穷。
沐日浴月晕苍翠,苔色散点周秦铜。
蕤绥上偃雨君盖,纠结下固虬灵宫。
鳞张鬣缩爪入肉,万劫避过雷火攻。
昔观图画讶未见,到眼更觉描无功。
悬崖嵌峒不知数,莘莘纵纵皆鬼工。
及至触手膏溢节,极瘦驳处春华同。
清泉洗根泻泱漭,瑶草分润生蒙茸。
翻嫌石相奇太过,相助为理论始公。
青牛伏龟不可得,几辈对此颜如童。
明当遍觅茯苓去,短锄碎斸千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