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
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
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
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
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
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
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
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
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
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
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此诗描绘了初冬小雪之后,晚霞隐藏不见的景象。首句"迎冬小雪至"设定了季节,接着"应节晚虹藏"指出这时节中晚上的彩虹已不再显现。此处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隐含着某种期待与失望的意境。
"玉气徒成象"和"星精不散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虽未真正出现,但其精神实质或氛围已经形成的感慨。这里的“玉气”“星精”都是高洁纯净之物的形容词,用以比喻那些尚未呈现但已然存在的美好。
"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中,“美人”与“飞鸟”都是吉祥之象。诗人通过这些象征性的描写,表达了对未来可能出现之美好事物的期待。
然而,这种期待并没有立即得到满足。"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两句则转而描述了一种景色消逝的情境,其中“石涧”“天津”皆是自然界中的元素,而“收晴影”和“失彩梁”则传达出一种美好景象的消散。
最后,“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描述了小雨绵绵,余晖依稀的情景。这里诗人捕捉到了日落时分的那份淡淡的光线和细雨交织出的氛围,为诗篇增添了一抹淡远而又不失温婉的情趣。
"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事物变化的观察,感悟到了天道运行的规律,以及时间流逝和历史延续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