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穿洛水,伊阙迩河桥。
仙舟李膺棹,小马王戎镳。
杏堂歌吹合,槐路风尘饶。
绿珠含泪舞,孙秀彊相邀。
德阳穿洛水,伊阙迩河桥。
仙舟李膺棹,小马王戎镳。
杏堂歌吹合,槐路风尘饶。
绿珠含泪舞,孙秀彊相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洛阳城中春日游宴图景。开篇“德阳穿洛水,伊阙迩河桥”两句,设定了场景,德阳是古地名,位于今河南洛阳,以其丰美著称;伊阙,即伊阙山,是洛阳城中的一座山,因其形似牛,所以又被称为“伊阙”。这里通过对洛水和伊阙山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繁华而静谧的古城风光。
紧接着,“仙舟李膺棹,小马王戎镳”两句,以动人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豪华游宴。仙舟、小马都是当时贵族或官员享用的交通工具,而“李膺棹”和“王戎镳”则是两人名,可能指的是当时的重要人物或者诗人意中的人物象征,他们在这场景中的出现,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之感。
“杏堂歌吹合,槐路风尘饶”两句,则描绘了洛阳城内文雅的生活情趣。杏堂可能是当地的一个文化场所,人们在这里聚会,共同享受诗书和音乐;而“槐路风尘饶”,则形象地表达了春日里细腻的风光,以及那种难以言说的闲适与自得。
最后,“绿珠含泪舞,孙秀彊相邀”两句,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绿珠,即绿珠仙女,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仙女,她在此处的出现,无疑为这场景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梦幻色彩;而“孙秀彊相邀”,则可能指的是当时文人的交往,或者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人文活动以及仙境般的描写,构建了一个既有现实生活情趣,又带有一丝超脱凡尘意境的艺术空间。
飞泉自有迎客意,声到山前入人耳。
泉声引行不知疲,石路硗确折屐齿。
长安睫满车马尘,林岩夜夜来梦寐。
云烟郊原铺古图,心眼开快明如洗。
渭流屈曲成大篆,书破野色为绿纸。
丘墟沉吟古兴废,秋风正入红树起。
折碑断垣卧荆棘,意思纷乱不可理。
穷幽更下苍崖根,把酒坐听潺湲醉。
山花似欲劝苦饮,时散清香入人鼻。
奔走恨不身长游,喜写姓名藏薜荔。
颧骨横穿寿门过,年比数珠剩三颗。
横吹铁笛如怒雷,国初旧人惟有我。
周昉富贵女,衣饰新旧兼。
髻重发根急,妆薄无意添。
琴阮相与娱,听弦不观手。
敷腴竹马郎,跨马欲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