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溶空中云,肤寸能滂沱。
旦暮依神龙,所至蒙恩多。
归来太山阿,已罢泽民志。
溘然登昆崙,猿鹤为歔欷。
溶溶空中云,肤寸能滂沱。
旦暮依神龙,所至蒙恩多。
归来太山阿,已罢泽民志。
溘然登昆崙,猿鹤为歔欷。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溶溶空中云,肤寸能滂沱"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云如烟雾般弥漫,轻柔得如同肌肤上的细腻水珠,让人仿佛能够触摸到天空的柔和。"旦暮依神龙,所至蒙恩多"则是说诗人随时都能靠近那神秘而高贵的力量,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无尽的恩惠。
"归来太山阿,已罢泽民志"一句,表明诗人回到了心中的圣地——太山,不再有拯救世人的雄心。太山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伟大和神圣,这里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寄托。
最后两句"溘然登昆崙,猿鹤为歔欷"则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情景。诗人漫步在高远的昆崙山中,连猿鹤都为之感动得叹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心灵深处的超然物外和淡泊名利。
整首诗通过对云、龙、太山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操。
野步溪流静,源深兴未归。
晚禽栖雪竹,残霰洒禅衣。
放意天涯远,狂吟人迹稀。
诗成寄我侣,清气动禅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