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矫青池近,腾拿碧汉遥。
微风鸣嶰管,轻雾映鲛绡。
舞翠槐齐秀,蟠青松后凋。
终须还直道,劲节自干霄。
夭矫青池近,腾拿碧汉遥。
微风鸣嶰管,轻雾映鲛绡。
舞翠槐齐秀,蟠青松后凋。
终须还直道,劲节自干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以龙竹为主题,展现出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夭矫青池近,腾拿碧汉遥",形象地写出了龙竹的挺拔姿态,它靠近清澈的池塘,仿佛在碧蓝的天河间翱翔。"微风鸣嶰管,轻雾映鲛绡",运用了比喻,将竹叶随风摇曳比作吹奏竹笛,轻雾笼罩下的龙竹则如鲛绡般透明,增添了神秘与雅致。
"舞翠槐齐秀,蟠青松后凋",通过对比,赞美了龙竹的生机勃勃和坚韧不屈,即使在槐树和松树凋零的时候,它依然翠绿繁茂。最后两句"终须还直道,劲节自干霄",表达了诗人对龙竹品性的认同,寓意着它坚守正直之道,其刚劲的节操直插云霄,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和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龙竹的外在形态,又寓含了深刻的道德寓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高洁品格的精神风貌。
绿发朱颜日枯槁,心向梅花两倾倒。
谁知更有少陵翁,江上情多被花恼。
三年家住孤山下,玉树濒湖得春早。
山高有月韵最胜,水近无风香亦好。
凌霜我欲念花寒,对酒花应怜客老。
孤芳一别今几时,更恐山林迹如扫。
罗浮欲入梦成空,遗恨此生常草草。
醉挽芳条欲问谁,满挹清樽酹碧昊。
晚吹悲落叶,微云淡秋阳。
幽花趁佳节,绿酒生寒光。
秋物谁可人,木奴半青黄。
想当持两螯,与客荐一觞。
未须落乌纱,着屐登上方。
池边木芙蓉,亦足醉流芳。
醉辄遣坐客,醒复翻书囊。
心远门常开,足适屦可忘。
念我安得此,用卧秋日长。
衰年迫蹇嵼,病力难取勷。
昔与群少年,登山名跳梁。
醉中看茱萸,尚忆故态狂。
岁月挽不留,老大徒自伤。
但念拜东野,相从日寻常。
丰隆欲鞭车,风伯不借便。
我欲讼风伯,云意亦复变。
帝命谁敢迟,民事那可缓。
油云始肤寸,崇朝忽瀰漫。
深忧轸渊衷,冻雨洗霜霰。
知谁挽银河,倾泻落天半。
喜气同雨来,孙郎语良健。
应怜占籍者,就食免流转。
天子坐法宫,斯民乐芳甸。
云山倘可寻,野水不辞乱。
幽人得新凉,妙作寄三叹。
君锋不可当,我复那能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