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虚西馆待高贤,一见襟怀两释然。
且叩真诠期进道,不论衰鬓逐凋年。
顽金在矿须当变,逸骥无鞭亦自前。
相叩屡辞虽未得,已齐朝市与林泉。
常虚西馆待高贤,一见襟怀两释然。
且叩真诠期进道,不论衰鬓逐凋年。
顽金在矿须当变,逸骥无鞭亦自前。
相叩屡辞虽未得,已齐朝市与林泉。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次韵和崔公孺国博西亭感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高贤的渴望与敬仰,以及对自身修为的追求。首句“常虚西馆待高贤”,描绘了诗人期待着与高尚贤能之士相遇的情景,体现出其谦逊与崇高的精神境界。接着,“一见襟怀两释然”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初次见面时双方心灵的契合与释放,传递出一种难得的默契与和谐。
“且叩真诠期进道,不论衰鬓逐凋年。”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真理的探索与追求,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放弃,即使面对衰老,也依然坚持前进的道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钦佩。
“顽金在矿须当变,逸骥无鞭亦自前。”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顽金需经冶炼才能成器,逸马无需鞭策自然前行,来象征人应当不断自我磨砺,追求卓越。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强调,也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期盼。
最后,“相叩屡辞虽未得,已齐朝市与林泉。”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多次深入交流,但内心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这既是对友谊的珍视,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对真理的不懈探索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燕巢屹高垒,蛇行危折罄。
不虞猝见侵,怪事发轩屏。
黄口养渐大,紫翮翻相映。
雌雄力难护,吞噬气方盛。
岂不避戊己,天意特未定。
主人勇赴救,为惠固当竟。
蜿蜒堕尺箠,折首甘所迎。
古人致阴类,嗜好用其性。
此族遭炮燔,往往多夭横。
人固异于物,纵暴胡忍听。
试看自古来,善者终必胜。
羿殒莽亦屠,曾莫保躯命。
报应各以类,岂不信可證。
驱而放之菹,是乃三代政。
姑用柳子言,锄吾草莱径。
大地山河属司马,云阙岧峣都洛下。
夕阳亭上已卖国,无与东门长啸者。
铜驼荆榛不成春,华林转眼为樵薪。
连墙枯骨若有声,啾啾知是清谈臣。
中原虽远江东近,典午偏安姑莫问。
苻坚百万捲淝波,犹有安石能强晋。
嗟今玉辇竟蒙尘,将相受辱甘帼巾。
求如西晋已觖望,万世遗笑无人秦。
壁立屏星照古鄞,两年霹雳快嚬呻。
圆珠山下月初晓,苍玉洞前梅自春。
冰雪要教醒醉眼,乾坤何可少斯人。
葛强旧是樽前客,欲化为龙奈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