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初二日闻祁门县四月二十七日大水没鼓楼蛟龙斗争溺死者多休宁县江潭等处亦多漂溺》
《五月初二日闻祁门县四月二十七日大水没鼓楼蛟龙斗争溺死者多休宁县江潭等处亦多漂溺》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今岁知何处,天刑亦惨哉。

潢池犹未静,洚水复为灾。

民叛非无说,官贪有自来。

祁门郑龙斗,此祸又谁胎。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诗人方回在五月初二日听到消息,得知四月二十七日时,祁门县发生了严重的洪水,鼓楼被淹没,蛟龙斗争导致大量人员溺亡,休宁县江潭等地也有多处发生洪水,造成多人被冲走。诗中表达了对这场灾难的深切忧虑和哀悼之情。

“今岁知何处”,开篇即以疑问句式表达出对当前年岁的困惑与不安,暗示了对时局的担忧。“天刑亦惨哉”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天灾人祸的悲痛之情。“潢池犹未静,洚水复为灾”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洪水泛滥的情景,潢池比喻小范围的水灾,洚水则指大规模的洪水,两者并存,说明灾情严重且广泛。“民叛非无说,官贪有自来”揭示了民众叛乱的原因之一是官府的腐败贪婪,暗含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祁门郑龙斗,此祸又谁胎”将矛头指向了具体的事件和人物,郑龙斗可能是指当时的某位官员或事件的始作俑者,强调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影响的严重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洪水灾害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虑,体现了古代文人关注民生疾苦、批判社会不公的传统精神。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题清虚亭次丁民部韵

揽衣步高台,新亭讶仙境。

万山图画开,一鸟云霄迥。

乌石几千年,乾坤留此景。

鹤巢下松露,屐印苔痕冷。

天王许乞祠,我当奉朝请。

一日一登临,醉卧花间影。

(0)

题白岩新竹庵

清影离离半窗竹,浥露凝烟翠堪掬。

托根此地何孤高,绝胜山阿并水澳。

月姨故故夜深来,写出此君真面目。

赋形不入草木流,劲节虚心自天育。

谛盟谁共岁寒三,迸地如陈爻位六。

结实终期凤鸟栖,敲风应遣诗魔伏。

主人觞咏有馀兴,满院绿阴浓入屋。

门墙岂无桃与李,奈此春华零落速。

眼看稚子又生孙,厚植深培为君祝。

勋庸次第收汗青,悬赏旌功安用卜。

(0)

画双蝶趁朱樱花有鸟鸣于花上

红樱桃下整乌云,春色枝头有几分。

欲写芳情寄双蝶,数声禽语隔花闻。

(0)

游春

日暖风香酒再携,踏春行到乱花蹊。

满坡细草留人坐,到处新莺逗马嘶。

野径天低云在地,湖塘雨过水平堤。

玉山欹仄君休论,明日阴晴事不知。

(0)

长江万里图

万里澄空一叶舟,披图忽忆少年游。

落霞孤鹜洪都晚,明月清风赤壁秋。

有客吹箫寻故垒,何人击楫誓中流。

浪淘不尽英雄恨,都把兴亡付白鸥。

(0)

獭髓空劳补旧痕,离筵歌罢忽沾巾。

半江湘竹斑斑雨,三月杨花点点春。

字湿锦机啼戍妇,珠明绡室泣鲛人。

琵琶滴罢情深处,洗尽青衫几掬尘。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