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为食草为衣,养道延年过古稀。
留客必须春色去,登山常伴月明归。
偏怜野水群鸥好,不羡侯门驷马肥。
更喜追陪有难弟,晚年投老最知机。
松花为食草为衣,养道延年过古稀。
留客必须春色去,登山常伴月明归。
偏怜野水群鸥好,不羡侯门驷马肥。
更喜追陪有难弟,晚年投老最知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赠给他的朋友李少卿兄渔隐先生的第二首诗。诗中描绘了渔隐先生清贫而自在的生活方式,以松花为食,以草为衣,追求养生之道,过着超过古稀之年的逍遥生活。他热情好客,喜欢在春天留住客人欣赏美景,夜晚则伴月登山,享受自然宁静。他对野水群鸥的生活表示偏爱,不羡慕权贵之家的豪华生活,特别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他认为这是晚年最明智的选择。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渔隐生活的赞赏和对知心朋友的深厚情感。
孟秋高飙荡焱热,太白当头映佳月。
天地始肃禾乃登,长歌送君思激烈。
青骢马肥青刍秣,公子为郎亦材杰。
台端象贤重耳目,天边北斗司喉舌。
大夫抗礼丞相前,掾曹执法俱才贤。
栖乌在庭柏树古,元气旁礴云苍然。
鲁公葛藟方绵绵,金钟玉磬两在县。
快哉此行视京秩,清庙之瑟朱丝弦。
故人沦落江海边,为君一诵《秋水》篇,请君直上穷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