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叠叠拥遥峰,总在轻烟薄雾中。
疑是李成初画了,生绡千幅挂晴空。
重重叠叠拥遥峰,总在轻烟薄雾中。
疑是李成初画了,生绡千幅挂晴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山峰连绵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诗人邹浩以“重重叠叠拥遥峰”开篇,生动地刻画出山峦起伏、层峦叠嶂的壮观景色。接着,“总在轻烟薄雾中”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轻烟薄雾这一自然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疑是李成初画了”,这里引用了北宋著名画家李成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叹之情,仿佛这山川美景是由李成这样的大师亲手绘制而成。最后,“生绡千幅挂晴空”一句,将画面进一步放大,想象着这些山峰如同千幅画卷般悬挂在晴朗的天空之下,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妙的比喻,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水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
溪南北,本自一渔舟。烟雨几盟鸥。
白鱼不负鸬鹚杓,青蓑不减鹔鹴裘。
怎无端,贪射策,觅封侯。既不似、古人能识字。
又不似、今人能识事。空老去,自宜休。
帝乡五十六朝暮,人间四十四春秋。
问何如,茅一把,橘千头。
赵君规模要名世,徐君人物南州稚。
欲携老砚共研冰,梅花不许山矾弟。
今年识徐如识春,未识佚老园中人。
似闻竹外一溪碧,天与隔断俗子尘。
此诗到眼情已浃,吾曹终与常人别。
不然持问溪头云,渠自容吾分半榻。
山欲窈而深,路欲缭而曲。
向来始开荒,惟恐日不足。
松行四五里,云绕上下谷。
振衣千仞冈,邀月喷横玉。
于今曾几何,此与不可续。
一筇筋力疲,篮笋或更仆。
平生爱山心,安得两黄鹄。
昔如鸿翩翻,今如驹局促。
盛衰固其常,细甚太仓粟。
付之琉璃黄,浇以葡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