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
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暇。
古人恁么说话,大似抱贼叫屈。
普融门下,人人慷慨。生擒虎兕,活捉狞龙。
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大海水。
不是向人誇伎俩,丈夫标致合如斯。
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
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暇。
古人恁么说话,大似抱贼叫屈。
普融门下,人人慷慨。生擒虎兕,活捉狞龙。
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大海水。
不是向人誇伎俩,丈夫标致合如斯。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诗中将“地”比作“山”,“石”比作“玉”,通过“山之孤峻”与“玉之无暇”来隐喻人生的独特与完美。接着,引用“古人恁么说话,大似抱贼叫屈”,表达了对传统观念的反思,认为不应固守陈规,而应勇于自我表达和探索。
“普融门下,人人慷慨”则描绘了一种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每个人都能展现出自己的豪情壮志。“生擒虎兕,活捉狞龙”运用夸张的手法,象征着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大海水”进一步强调了胸怀的广阔,能够包容万物,听闻世间一切声音。
最后,“不是向人誇伎俩,丈夫标致合如斯”表明了诗人并非为了炫耀技巧或才华,而是因为作为真正的男子汉,就应该具备这样的气度和能力。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豪情,既是对个人修为的追求,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呼唤。
沧海横流,恨天下、滔滔皆是。
空怅望、蘧庄松菊,豆池荷芰。
万里他乡回首日,一年故国伤心事。
到如今、无地觅桃源,唐虞世。争笛浦。曹瞒置。
飞骑处,孙郎至。但点螺山在,垂虹桥圮。
野水新蒲秋雨后,西风衰柳斜阳里。
任君家、有此好田园,归来否。
清宴地。宸游日下曾记。
金茎碧瓦出云霄,万翚飞起。
卷帘暮雨浣西山,浮眉空翠无际。古亭槛,今半倚。
御题禁扁犹系。当时胜事咏横汾,周庐万垒。
几年跸路锁东风,春云低覆寒水。
钓归舣艇趁晚市。渺湖光、如镜十里。
到此若忘尘世。向前村贳酒,旗亭相对。
閒听渔歌,烟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