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宴地。宸游日下曾记。
金茎碧瓦出云霄,万翚飞起。
卷帘暮雨浣西山,浮眉空翠无际。古亭槛,今半倚。
御题禁扁犹系。当时胜事咏横汾,周庐万垒。
几年跸路锁东风,春云低覆寒水。
钓归舣艇趁晚市。渺湖光、如镜十里。
到此若忘尘世。向前村贳酒,旗亭相对。
閒听渔歌,烟波里。
清宴地。宸游日下曾记。
金茎碧瓦出云霄,万翚飞起。
卷帘暮雨浣西山,浮眉空翠无际。古亭槛,今半倚。
御题禁扁犹系。当时胜事咏横汾,周庐万垒。
几年跸路锁东风,春云低覆寒水。
钓归舣艇趁晚市。渺湖光、如镜十里。
到此若忘尘世。向前村贳酒,旗亭相对。
閒听渔歌,烟波里。
这首诗描绘了钓鱼台的美景以及皇家游历的盛况,充满了浓厚的历史与自然融合的气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清宴地”点明了钓鱼台作为宴饮之地的清雅氛围,“宸游日下曾记”则暗示了这里曾是帝王巡游之所,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的“金茎碧瓦出云霄,万翚飞起”,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建筑的雄伟壮观,仿佛宫殿高耸入云,飞檐翘角如同飞鸟般展翅欲飞,营造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
“卷帘暮雨浣西山,浮眉空翠无际”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雨后西山被洗涤得更加青翠欲滴,山色空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御题禁扁犹系”则透露出钓鱼台曾经被皇家题字的荣耀,体现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当时胜事咏横汾,周庐万垒”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钓鱼台周边曾有过军事防御设施,增加了其历史的深度。接下来的“几年跸路锁东风,春云低覆寒水”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钓鱼台周围环境的变化,春风拂过,云雾低垂,湖面寒凉,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最后,“钓归舣艇趁晚市。渺湖光、如镜十里。到此若忘尘世。向前村贳酒,旗亭相对。闲听渔歌,烟波里”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钓鱼、饮酒、听歌,享受着宁静与自由。这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快乐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钓鱼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融入了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累宵同燕酌,十舍携征骑。
始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
群峰绕盘郁,悬泉仰特异。
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
每虑观省牵,中乖游践志。
我尚山水行,子归栖息地。
一操临流袂,上耸干云辔。
独往倦危途,怀冲寡幽致。
赖尔还都期,方将登楼迟。